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劳动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制造业劳工的城市适应研究--以广东省东莞市某厂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24页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相关理论视角及其研究第10-16页
  一、现代化视角及其研究第11页
  二、社会化视角及其研究第11-12页
  三、社会距离、社会排斥视角及其研究第12-13页
  四、社会网络、社会资本视角及其研究第13-14页
  五、社会认同、心理认同视角及其研究第14-15页
  六、针对研究对象特征的研究第15-16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第16-18页
  一、城市适应的概念界定第16-17页
  二、研究内容第17-18页
  三、研究框架第18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第18-19页
  一、参与观察第18页
  二、问卷调查第18页
  三、深度访谈第18-19页
  四、文献研究第19页
 第五节 基本状况介绍第19-24页
  一、调查地点简介第19-20页
  二、研究对象基本情况第20-24页
第二章 制造业劳工的经济生活与适应第24-34页
 第一节 工厂入职第24-25页
 第二节 生产车间第25-30页
  一、规训权力第25-29页
  二、车间工作第29-30页
 第三节 生活空间第30-32页
  一、日常饮食第30-31页
  二、宿舍劳动体制第31-32页
 第四节 收入支出第32-33页
 第五节 小结与分析第33-34页
第三章 制造业劳工的社会生活与适应第34-43页
 第一节 休闲娱乐方式第34-36页
 第二节 社会网络第36-40页
  一、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的复制与重构第37-38页
  二、业缘关系的形成第38-39页
  三、与城市本地人的交往第39-40页
 第三节 强关系与弱关系第40-42页
 第四节 小结与分析第42-43页
第四章 制造业劳工的心理适应第43-51页
 第一节 对城乡的评价与态度第43-46页
 第二节 自我身份认同第46-48页
 第三节 迁居意愿第48-49页
 第四节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手工劳动者的心理适应第49-50页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第50-51页
第五章 影响制造业劳工城市适应的因素第51-53页
 第一节 个人资本薄弱第51页
 第二节 社会资本有限第51-52页
 第三节 社会制度制约第52-53页
第六章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附录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民工”不稳定就业之区域经济学分析
下一篇:清代中期对“邪教”案件的惩治--以司法案例为中心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