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0 引言 | 第9-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34页 |
1. 1 非晶态高聚物粉体 | 第11-16页 |
1. 1. 1 非晶态高聚物 | 第11-13页 |
1. 1. 2 非晶态粉体 | 第13-14页 |
1. 1. 3 粉体的结构变化 | 第14-16页 |
1. 2 玻璃化转变理论 | 第16-23页 |
1. 2. 1 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 | 第16-17页 |
1. 2. 2 玻璃化转变理论 | 第17-23页 |
1. 3 影响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因素 | 第23-29页 |
1. 3. 1 化学结构对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 | 第24-25页 |
1. 3. 2 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对Tg的影响 | 第25页 |
1. 3. 3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25-27页 |
1. 3. 4 共聚的影响 | 第27页 |
1. 3. 5 共混的影响 | 第27-28页 |
1. 3. 6 交联作用的影响 | 第28-29页 |
1. 3. 7 压力的影响 | 第29页 |
1. 4 食品、医药粉体玻璃化转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9-33页 |
1. 4. 1 玻璃化转变在冷冻与干燥食品中的应用 | 第30页 |
1. 4. 2 淀粉玻璃化转变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 第30-31页 |
1. 4. 3 微胶囊干燥 | 第31页 |
1. 4. 4 冰淇淋的冷冻保藏 | 第31-32页 |
1. 4. 5 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的原理和发展 | 第32页 |
1. 4. 6 玻璃化法在动物胚胎冻存中的作用 | 第32-33页 |
1. 5 小结 | 第33-34页 |
2 实验技术与实验装置 | 第34-62页 |
2. 1 玻璃化转变实验方法 | 第34-38页 |
2. 1. 1 差热分析法 | 第35页 |
2. 1. 2 核磁共振法 | 第35-36页 |
2. 1. 3 反相色谱法 | 第36-37页 |
2. 1. 4 热机械性能法 | 第37页 |
2. 1. 5 热膨胀法(TrDA) | 第37-38页 |
2. 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第38-48页 |
2. 2. 1 CDR-34P功率补偿式差动热分析仪 | 第38-40页 |
2. 2. 2 功率补偿式DSC工作原理 | 第40-42页 |
2. 2. 3 曲线上玻璃化转变的判定 | 第42-44页 |
2. 2. 4 各种粉体DSC曲线的分析实验 | 第44-48页 |
2. 3 热膨胀法(TDA) | 第48-56页 |
2. 3. 1 体膨胀法原理及实验装置 | 第48-50页 |
2. 3. 2 实验装置的安装和调试 | 第50-52页 |
2. 3. 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52-56页 |
2. 4 实验物料及其性质 | 第56-59页 |
2. 4. 1 直链淀粉 | 第58-59页 |
2. 4. 2 支链淀粉 | 第59页 |
2. 5 辅助性试验 | 第59-61页 |
2. 5. 1 含水量的测定 | 第60页 |
2. 5. 2 分子量的测定 | 第60-61页 |
2. 5. 3 结构分析 | 第61页 |
2. 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3 含水量对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 | 第62-75页 |
3. 1 淀粉的含水量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 第62-64页 |
3. 1. 1 含水量的测定 | 第62页 |
3. 1. 2 不同含水量淀粉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 第62-64页 |
3.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4-74页 |
3. 2. 1 水对淀粉玻璃化转变行为的影响机理 | 第64-65页 |
3. 2. 2 水对淀粉颗粒微晶结构的影响 | 第65-66页 |
3. 2. 3 水对淀粉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 | 第66-69页 |
3. 2. 4 最大冷冻浓缩浓度Cg'和最大冷冻浓缩液的玻璃化温度Tg'的计算 | 第69-74页 |
3. 3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4 分子量对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 | 第75-95页 |
4. 1 基本理论 | 第75-81页 |
4. 1. 1 高聚物链柔性 | 第75-76页 |
4. 1. 2 高分子的大小 | 第76-77页 |
4. 1. 3 高聚物链柔性与Tg的关系 | 第77-80页 |
4. 1. 4 玻璃化转变温度Tg对分子量Mn的依赖关系 | 第80-81页 |
4. 2 实验及数据处理 | 第81-90页 |
4. 2. 1 分子量的测定 | 第81-89页 |
4. 2. 2 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 第89-90页 |
4. 3 结果与讨论 | 第90-94页 |
4. 3. 1 实验处理结果 | 第90-93页 |
4. 3. 2 讨论 | 第93-94页 |
4. 4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5 共混对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 | 第95-110页 |
5. 1 基础理论 | 第95-97页 |
5. 1. 1 高分子混合物的概念 | 第95页 |
5. 1. 2 高分子的相容性 | 第95-96页 |
5. 1. 3 理论模型 | 第96-97页 |
5. 2 共混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 第97-102页 |
5. 2. 1 共混高聚物聚集态的主要特点 | 第97页 |
5. 2. 2 相容性实验 | 第97-102页 |
5. 3 共混物玻璃化温度的实验测定 | 第102-109页 |
5. 3. 1 淀粉与水共混 | 第102-103页 |
5. 3. 2 淀粉与黄原胶共混 | 第103-109页 |
5. 4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结论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15-117页 |
致谢 | 第117-119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