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缩略词 | 第8-12页 |
| 第一章 天然植物抗氧化剂研究进展 | 第12-23页 |
| ·前言 | 第12页 |
| ·几种重要天然植物抗氧化剂及其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 ·茶多酚 | 第12-13页 |
| ·葡萄籽提取物 | 第13-14页 |
| ·松树皮提取物 | 第14-15页 |
| ·迷迭香提取物 | 第15-16页 |
| ·甘草提取物 | 第16页 |
| ·银杏叶提取物 | 第16-18页 |
| ·番茄提取物 | 第18页 |
| ·大豆异黄酮 | 第18-19页 |
| ·展望 | 第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9-23页 |
| 第二章 番茄中抗氧化色素的提取及其清除氧自由基能力研究 | 第23-32页 |
| ·前言 | 第2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23页 |
| ·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5-30页 |
| ·番茄抗氧化色素的光谱特性 | 第25页 |
| ·不同浸提溶剂对浸提效果的影响 | 第25-26页 |
| ·浸提溶剂体积对浸提效果的影响 | 第26-27页 |
| ·浸提时间对浸提效果的影响 | 第27页 |
| ·搅拌对浸提效果的影响 | 第27-28页 |
| ·抗氧化色素清除氧自由基能力的研究 | 第28-30页 |
| ·结论 | 第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几种天然植物抗氧化剂清除氧自由基能力研究 | 第32-40页 |
| ·前言 | 第3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32-33页 |
| ·仪器设备 | 第33页 |
|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8页 |
| ·清除(?)能力比较 | 第34页 |
| ·清除OH能力比较 | 第34-35页 |
| ·清除H_2O_2能力比较 | 第35-37页 |
| ·讨论 | 第37-38页 |
| ·结论 | 第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儿茶素微胶囊的制备及其超微结构研究 | 第40-49页 |
| ·前言 | 第40-4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41页 |
| ·仪器设备 | 第41页 |
|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 ·小叶种儿茶素的成分分析 | 第43页 |
| ·固形物含量对微胶囊产品质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 ·芯材包埋量对微胶囊产品质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 ·壁材组成对微胶囊产品质量的影响 | 第45页 |
| ·儿茶素微胶囊的超微结构 | 第45-48页 |
| ·结论 | 第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儿茶素微胶囊对大鼠肾病综合征疗效的研究 | 第49-55页 |
| ·前言 | 第4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1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49页 |
| ·仪器设备 | 第49-50页 |
|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3页 |
| ·六组不同处理大鼠24h尿蛋白排泄量的比较 | 第51-52页 |
| ·六组不同处理大鼠肾脏病理积分的比较 | 第52-53页 |
| ·实验末24h尿蛋白排泄量与肾脏病理积分的相关分析 | 第53页 |
| ·讨论 | 第53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下一步工作设想 | 第55-56页 |
| ·结论 | 第55页 |
| ·创新点 | 第55页 |
| ·下一步工作设想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作者简历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