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战略与发展实态匹配度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4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第17-20页 |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33页 |
·战略匹配和战略匹配度 | 第20-23页 |
·战略匹配的概念 | 第20页 |
·战略生命周期的内涵 | 第20-23页 |
·战略生命周期的量化——战略匹配度 | 第23页 |
·战略匹配与资源基础理论 | 第23-26页 |
·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 | 第25页 |
·稀缺资源是企业赢利的内在动力 | 第25页 |
·资源位势障碍是企业天然的屏障 | 第25-26页 |
·低价值资源是企业获得利润的保证 | 第26页 |
·战略匹配与生命周期理论 | 第26-30页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27-28页 |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28-29页 |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29-30页 |
·战略匹配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 第30-33页 |
·知识经济理论 | 第30-31页 |
·企业创新理论 | 第31-33页 |
第3章 企业战略匹配度评价指标体系 | 第33-41页 |
·战略匹配度评价的指标选择 | 第33-36页 |
·在数量维上体现增值性 | 第34-35页 |
·在质量维上体现协调性 | 第35页 |
·时间维上体现可持续性 | 第35-36页 |
·战略匹配度评价的输入指标 | 第36-38页 |
·数量维度的输入指标 | 第36-37页 |
·质量维度的输入指标 | 第37-38页 |
·时间维度的输入指标 | 第38页 |
·战略匹配度评价的输出指标 | 第38-41页 |
·数量维度的输出指标 | 第38-39页 |
·质量维度的输出指标 | 第39-40页 |
·时间维度的输出指标 | 第40-41页 |
第4章 企业战略匹配度评价方法 | 第41-50页 |
·企业战略匹配度评价方法的原则与步骤 | 第41-43页 |
·企业战略匹配度评价的基本原则 | 第41-42页 |
·企业战略匹配度评价方法的条件 | 第42页 |
·企业战略匹配度评价的一般步骤 | 第42-43页 |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战略匹配度评价 | 第43-46页 |
·DEA及其评价流程 | 第43-45页 |
·DEA的拓展模型——ECCR模型 | 第45-46页 |
·战略匹配度评价标准 | 第46页 |
·层次和主成份分析的匹配度数据处理 | 第46-50页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处理 | 第46-48页 |
·基于成分分析法的数据简化 | 第48-50页 |
第5章 企业战略匹配度评价方法的运用 | 第50-59页 |
·战略匹配度评价的案例应用 | 第50-57页 |
·实例企业背景 | 第50页 |
·战略匹配度计算 | 第50-56页 |
·战略匹配度评价 | 第56-57页 |
·战略匹配度评价与战略变革的交互作用 | 第57页 |
·战略匹配度评价的改进展望 | 第57-5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件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