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古代词汇论文

北朝汉语复音词研究

内容提要第1-8页
绪论第8-23页
 一、北朝汉语词汇研究回顾第8-19页
  1、关于北朝汉语史研究语料价值的认识第8-11页
  2、北朝汉语词汇研究概况第11-18页
  3、对北朝汉语词汇研究的反思第18-19页
 二、北朝语言研究的可行性及本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第19-23页
  1、北朝语言研究的可行性第19-21页
  2、本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第21-22页
  3、本文的研究重点第22-23页
第一章 北朝汉语语料概况与本文取材范围第23-39页
 第一节 北朝语料概况及其价值分析第23-34页
  一、北朝语料状况简述第24-31页
  二、北朝佛经口语材料对复音词研究的重要意义第31-34页
 第二节 本文的取材范围第34-39页
  一、北朝佛经第35-37页
  二、北朝中土文献第37-39页
第二章 汉语复音词的判断标准问题第39-48页
 第一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汉语复音词标准概观第39-42页
 第二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汉语复音词标准研究述论第42-47页
  一、坚持以意义为主要标准第42-43页
  二、综合运用各种标准第43-47页
 第三节 本文认定复音词的标准第47-48页
第三章 北朝同义复音词分析第48-206页
 第一节 同义复音词的系联原则与方法第48-51页
  一、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回顾第48-49页
  二、同义复音词的系联原则与方法第49-51页
 第二节 北朝同义复音动词第51-140页
 第三节 北朝同义复音形容词第140-178页
 第四节 北朝同义复音名词第178-195页
 第五节 北朝同义复音词形成原因探析第195-206页
  一、同义复音词连用第196-198页
  二、一些表达在上下文中变换其词第198-199页
  三、同素异序同义词的运用第199-202页
  四、单音词构词能力的增强第202-203页
  五、新词新义的产生第203页
  六、新词缀的出现第203-206页
第四章 北朝反义复音词考察第206-227页
 第一节 古汉语反义词研究状况与反思第206-209页
  一、古汉语反义词研究状况的简要回顾第206-208页
  二、古汉语反义词研究的意义第208-209页
 第二节 反义词的判定方法第209-211页
 第三节 北朝反义复音动词第211-215页
 第四节 北朝反义复音形容词第215-222页
 第五节 北朝反义复音名词第222-225页
 第六节 北朝反义词概况及相关问题第225-227页
第五章 北朝复音词研究与词语探源和释义第227-247页
 第一节 北朝复音词研究与新词新义的抉发第227-240页
  一、新词新义研究中的有关问题第227-230页
  二、北朝复音同义词与新词新义第230-239页
  三、北朝反义复音词与新词新义第239-240页
 第二节 《汉语大词典》对部分复音词释义问题之讨论第240-247页
结语第247-250页
参考文献第250-27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272-273页
论文摘要第273-276页
Abstract第276-279页

论文共2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语言哲学视域中的汉语语义研究
下一篇:《甲寅》月刊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