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5-20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5-17页 |
·论文的研究路线、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研究路线 | 第17-18页 |
·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问题分析 | 第20-31页 |
·我国咨询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0-22页 |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导致发展不规范 | 第20页 |
·缺乏一个全国性的行业管理组织,宏观管理乏力 | 第20-21页 |
·信息资源缺乏,且利用率不高 | 第21页 |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 第21-22页 |
·大众咨询意识淡薄,咨询成果的价值未被社会广泛认识 | 第22页 |
·咨询法规不完善 | 第22页 |
·咨询市场分析 | 第22-28页 |
·客户比例 | 第23-24页 |
·市场渗透率 | 第24-25页 |
·服务行业分布情况 | 第25-26页 |
·企业规模对采购咨询服务的影响 | 第26-27页 |
·咨询市场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 第27-28页 |
·咨询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8-31页 |
·数据库建设不完善,缺乏咨询手段 | 第28-29页 |
·人员素质不高,商业信誉观念淡薄 | 第29页 |
·缺少核心竞争力 | 第29-30页 |
·缺乏企业品牌 | 第30页 |
·服务质量不高,客户满意度比较低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咨询企业的自律机制建设 | 第31-38页 |
·咨询企业缺乏自律的几种表现 | 第31-32页 |
·宣传 | 第31-32页 |
·服务 | 第32页 |
·价格 | 第32页 |
·缺乏自律的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利益驱使 | 第32-33页 |
·咨询市场发育不健全 | 第33页 |
·运行机制不完善 | 第33-34页 |
·法规不健全 | 第34页 |
·加强咨询企业自律机制建设 | 第34-38页 |
·加强内部建设 | 第34-35页 |
·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第35-36页 |
·对咨询人员的资格认证严格把关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咨询企业的相关协作机制建设 | 第38-47页 |
·咨询企业内部的团队合作 | 第38-42页 |
·必要性 | 第38-39页 |
·加强咨询企业内部团队合作 | 第39-42页 |
·咨询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机制 | 第42-47页 |
·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 | 第42-43页 |
·咨询企业间的协作机制类型 | 第43页 |
·两种协作机制比较 | 第43-45页 |
·咨询企业间的协作机制建设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咨询企业的利益保护机制建设 | 第47-57页 |
·合同利益的保护 | 第47-50页 |
·合同的形式及其重要作用 | 第47-48页 |
·咨询企业在合同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8-49页 |
·合同利益保护机制的建设 | 第49-50页 |
·仲裁争议的处理 | 第50-52页 |
·诉讼与仲裁的区别 | 第50-51页 |
·仲裁机制的优越性 | 第51-52页 |
·咨询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 第52-57页 |
·咨询企业的知识产权 | 第53-54页 |
·我国咨询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 第54-55页 |
·建立和完善咨询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 第55-5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7-59页 |
·研究成果 | 第57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1 | 第62-63页 |
附录2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