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困局与突破--中职语文教学的职业化探讨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引言第10-12页
一、困局的出现第12-18页
 (一) 企业对人才的能力指向和职校生语文能力的缺失第12-16页
  1、企业对职业人才语文能力的要求第12-14页
  2、学生人文素质与语文能力的缺失第14-16页
 (二) 中职语文教学的“鸡肋”处境和教学双方的厌倦情绪第16-18页
  1、尴尬的“鸡肋”地位第16-17页
  2、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情绪强烈第17-18页
二、困局的成因第18-21页
 (一) 教学目标的设定缺少职业化导向,没有将语文教学活动与职业道德、职业文化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相结合第18-19页
 (二) 缺少具有鲜明职教特点的中职语文教材体系,针对职业特点和专业需求进行的校本教材开发严重不足第19-20页
 (三) 教学评价标准单一,缺少建立在职业学校专业差异、学生个体差异基础上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第20页
 (四) 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组织乏力,无法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从知识客体向学习主体的转化第20-21页
三、困局的突破第21-38页
 (一) 教学目标的更新第21-25页
  1、在语文应用性、工具性特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第21-22页
  2、在语文知识性特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职业文化、专业文化知识的引入和学习第22-23页
  3、在语文人文性特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思想、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和教育第23-25页
 (二) 教学内容的丰富第25-29页
  1、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第25-27页
  2、加强与职业有关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第27-28页
  3、专业文化的联系与引入第28-29页
 (三) 教学方法的改变第29-35页
  1、激趣学习法第29-31页
  2、行动导向教学法第31-33页
  3、网络和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第33-35页
  4、课外活动拓展第35页
 (四)教学评价标准的转换——从单一纸笔测试到全方位、多元化考核第35-38页
  1、建立全方位的评价体系第36页
  2、注重过程性评价第36-37页
  3、采取差量考核第37-38页
  4、运用发展性评价第38页
四、应当注意的问题——强调职业化绝不能放弃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第38-40页
结语第40-41页
注释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传记文学作品教学研究
下一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