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相关理论阐述 | 第14-20页 |
·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高管人员 | 第14页 |
·高管薪酬 | 第14-15页 |
·商业银行综合绩效 | 第15页 |
·薪酬激励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5-16页 |
·期望理论 | 第16页 |
·公平理论 | 第16页 |
·效率工资理论 | 第16-17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7页 |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相关方法 | 第17-20页 |
·财务绩效评价 | 第17-18页 |
·RAROC 基于风险调整的盈利考核模型 | 第18页 |
·EVA 经济附加值法 | 第18页 |
·BSC 战略性平衡计分卡绩效考评体系 | 第18-20页 |
3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综合绩效评价研究 | 第20-29页 |
·商业银行综合绩效评价的理论整合 | 第20-22页 |
·“三性”原则 | 第20-21页 |
·杜邦模型 | 第21页 |
·骆驼评价方法 | 第21-22页 |
·商业银行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2-26页 |
·指标选取原则 | 第22页 |
·商业银行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22-23页 |
·评价指标的解释 | 第23-24页 |
·商业银行综合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24-26页 |
·商业银行综合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及测算 | 第26-29页 |
·指标数据整理 | 第26页 |
·指标数据正向化与无量纲化 | 第26页 |
·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 第26-28页 |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综合绩效计算 | 第28-29页 |
4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与综合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29-39页 |
·样本选择 | 第29页 |
·变量选取 | 第29-31页 |
·被解释变量 | 第29-30页 |
·解释变量 | 第30-31页 |
·样本描述 | 第31-35页 |
·模型构建 | 第35-36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5 相关政策建议 | 第39-44页 |
·薪酬激励必须与绩效管理相结合 | 第40页 |
·强化绩效导向,重在长期激励 | 第40-41页 |
·按照公司最佳治理原则设计高管薪酬方案 | 第41-42页 |
·加强外部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 第42-43页 |
·加快建立市场化的经理人选聘机制 | 第43-44页 |
6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44-47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4-45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之处 | 第45页 |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45-47页 |
·研究不足 | 第45页 |
·研究展望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5页 |
A.数据附录表 | 第50-55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5页 |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