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基于KST的学习诊断模型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1.3 研究意义和内容第10-11页
        1.3.1 研究意义第10页
        1.3.2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4.1 教学评价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2 认知诊断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3 知识空间理论的研究现状第13页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第13-15页
        1.5.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5.2 论文框架第14-15页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第15-19页
    2.1 认知诊断理论第15-16页
        2.1.1 理论概述第15页
        2.1.2 认知诊断理论的基本模型第15-16页
    2.2 知识空间理论第16-17页
    2.3 发展性学生评价第17-19页
        2.3.1 发展性评价概念第17页
        2.3.2 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原则与特征第17-19页
第3章 基于KST的学习诊断模型的评价策略构建第19-30页
    3.1 基于KST的学习诊断模型第19-25页
        3.1.1 知识点关系的分析第19-20页
        3.1.2 试题关系树的构建第20-22页
        3.1.3 学生应答情况分析第22-25页
    3.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及评价方式第25-27页
    3.3 《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评价策略的构建第27-30页
        3.3.1 学习评价策略的构建第27页
        3.3.2 学习评价策略的主要环节第27-30页
第4章 实践研究第30-46页
    4.1 实践研究基本流程第30页
    4.2 教学实验准备第30-34页
        4.2.1 实验目的第30-31页
        4.2.2 研究对象第31页
        4.2.3 测验内容第31-34页
    4.3 实施过程第34-38页
        4.3.1 教学实验的基本情况第34页
        4.3.2 教学实验的设计第34-38页
    4.4 教学实践效果分析第38-46页
        4.4.1 课堂行为表现分析第38-39页
        4.4.2 学习成绩分析第39-40页
        4.4.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40-46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46-48页
    5.1 研究总结第46页
    5.2 未来展望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附录1:《大学计算机基础》前测第52-54页
附录2:《大学计算机基础》后测第54-56页
附录3:答题状态的详细分析第56-59页
附录4:部分算法实现第59-60页
附录5:知识掌握程度自我评价表第60-61页
附录6:课堂观察量表第61-62页
附录7:调查问卷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蒙古族初中汉语形声字教学研究
下一篇:体育专业学生在体操课程学习中“进步度”评价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