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理论论文

浓度分层与活性分层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字母注释表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引言第12-15页
        1.1.1 能源问题第12-13页
        1.1.2 环境问题第13-15页
    1.2 柴油机新型燃烧方式第15-17页
    1.3 分层充量压燃第17-20页
        1.3.1 浓度分层第17-19页
        1.3.2 活性分层第19-20页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燃料第22-30页
    2.1 试验装置第22-29页
        2.1.1 试验用发动机及主要仪器设备第23-24页
        2.1.2 进气系统第24-25页
        2.1.3 废气再循环(EGR)系统第25页
        2.1.4 燃油喷射系统第25-26页
        2.1.5 发动机数据采集及分析系统第26-28页
        2.1.6 排气测试设备第28-29页
    2.2 试验燃料第29-30页
第三章 不同辛烷值燃料浓度分层燃烧和排放特性研究第30-39页
    3.1 研究工况和研究方法第30页
    3.2 直喷时刻对浓度分层燃烧的影响第30-32页
    3.3 预混合率及EGR对浓度分层燃烧的影响第32-36页
    3.4 预混合率及EGR对浓度分层排放的影响第36-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双燃料活性分层模式下燃烧和排放特性研究第39-59页
    4.1 研究工况和研究方法第39-40页
    4.2 异辛烷/正庚烷双燃料活性分层试验研究第40-50页
        4.2.1 预混合率对活性分层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第40-43页
        4.2.2 直喷时刻对活性分层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第43-47页
        4.2.3 活性分层对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第47-50页
    4.3 正庚烷/异辛烷双燃料活性分层试验研究第50-57页
        4.3.1 预混合率对活性分层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第50-53页
        4.3.2 直喷时刻对活性分层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第53-55页
        4.3.3 活性分层对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第55-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第59-61页
    5.1 工作总结第59页
    5.2 工作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瑞香素联合5-aza-Dc和Bcl-2-miRNA干扰质粒诱导CIA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长非编码RNA linc00673通过LSD1调控NCALD表达调节非小细胞肺癌增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