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传动系统论文

自动变速器摩擦元件—开关元件搭接换挡控制优化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2页
    1.1 课题来源第14页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4-16页
        1.2.1 自动变速器产品现状第14-15页
        1.2.2 有级式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的动力中断问题及解决方案第15-16页
    1.3 开关元件在动力换挡有级式自动变速器中的应用第16-22页
        1.3.1 多个开关元件间的搭接换挡方式第16-18页
        1.3.2 摩擦元件与开关元件搭接换挡方式第18-22页
    1.4 动力换挡有级式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的关键技术概述第22-30页
        1.4.1 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第22-24页
        1.4.2 换挡控制策略第24-28页
        1.4.3 转矩估计问题第28-30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二章 F-S搭接换挡机理与控制架构研究第32-43页
    2.1 F-S搭接换挡机理第32-35页
    2.2 2挡FST原型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第35-37页
    2.3 2挡FST原型换挡过程分析第37-40页
        2.3.1 升挡过程分析第38-39页
        2.3.2 降挡过程分析第39-40页
    2.4 2挡FST原型换挡控制的总体架构第40-42页
    2.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F-S搭接换挡轨迹全局规划问题第43-57页
    3.1 面向换挡轨迹规划问题研究的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第43-44页
    3.2 换挡品质的客观评价指标第44-46页
    3.3 2挡FST原型的换挡轨迹全局规划问题第46-56页
        3.3.1 升挡轨迹全局规划问题第47-51页
        3.3.2 降挡轨迹全局规划问题第51-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LPM在换挡轨迹全局规划问题中的应用第57-81页
    4.1 最优控制问题的求解方法第57-58页
    4.2 LPM的计算流程第58-64页
        4.2.1 时域变换第59-60页
        4.2.2 全局插值多项式近似控制与状态变量第60-61页
        4.2.3 状态方程约束条件转化为代数方程约束条件第61-63页
        4.2.4 性能目标函数的转化第63页
        4.2.5 过程约束和边界约束条件的转化第63页
        4.2.6 基于LPM离散连续最优控制问题的一般描述第63-64页
    4.3 LPM的协态映射定理第64-71页
        4.3.1 最优控制问题的最优性一阶必要条件第64-65页
        4.3.2 最优性一阶必要条件的离散化第65-66页
        4.3.3 NLP问题的KKT条件第66-70页
        4.3.4 LPM的协态映射定理第70-71页
    4.4 多阶段LPM的计算流程和协态映射定理第71-75页
        4.4.1 多阶段最优控制问题的数学描述第71-72页
        4.4.2 多阶段LPM的计算流程第72-74页
        4.4.3 多阶段LPM的协态映射定理第74-75页
    4.5 2挡FST原型换挡轨迹全局规划结果第75-80页
        4.5.1 升挡轨迹全局规划结果与分析第75-79页
        4.5.2 降挡轨迹全局规划结果与分析第79-80页
    4.6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五章 状态估计问题与F-S搭接换挡仿真研究第81-111页
    5.1 换挡过程中的状态估计器第81-89页
        5.1.1 面向状态估计器设计的系统状态方程第81-83页
        5.1.2 转矩相中的状态估计器第83-86页
        5.1.3 惯性相中的状态估计器第86-89页
    5.2 纯电动汽车2挡I-AMT研究实例第89-90页
    5.3 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第90-100页
        5.3.1 动力系统第91-95页
        5.3.2 传动系统第95-99页
        5.3.3 车身模型第99-100页
    5.4 2挡I-AMT的换挡仿真结果与分析第100-109页
        5.4.1 升挡仿真结果与分析第100-106页
        5.4.2 降挡仿真结果与分析第106-109页
    5.5 本章小结第109-111页
第六章 F-S搭接换挡试验研究第111-132页
    6.1 F-S搭接换挡试验台架第111-113页
        6.1.1 I-AMT试验样机结构第111页
        6.1.2 试验台架机械部分第111-113页
    6.2 试验台架测控系统设计第113-119页
        6.2.1 测控系统硬件第114-118页
        6.2.2 测控系统软件第118-119页
    6.3 换挡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19-131页
        6.3.1 升挡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20-128页
        6.3.2 降挡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28-131页
    6.4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总结及展望第132-135页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第132-134页
    创新点第134页
    研究展望第134-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46-148页
致谢第148-149页
附件第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洁燃气客车发动机舱多场耦合强化散热原理研究及其应用
下一篇:电动汽车退役锂离子动力电池故障诊断及梯次利用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