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古代词汇论文

《诗经》复音词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对象和研究现状第8-12页
        1.1.1 复音词的界定第8-9页
        1.1.2 《诗经》复音词研究现状第9-12页
    1.2 研究意义方法和内容第12-14页
        1.2.1 研究意义第12页
        1.2.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2.3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2章 《诗经》复音词的判断标准第14-20页
    2.1 语义标准第14-17页
    2.2 语法标准第17-18页
    2.3 修辞标准第18-19页
    2.4 词频标准第19-20页
第3章 语音造词阶段:《诗经》的复音单纯词第20-40页
    3.1 《诗经》的叠音词第20-33页
        3.1.1 象声类叠音词第22-25页
        3.1.2 形貌类叠音词第25-30页
        3.1.3 《诗经》中叠音词的特点和作用第30-33页
    3.2 《诗经》的联绵词第33-37页
        3.2.1 《诗经》的双声联绵词第33-34页
        3.2.2 《诗经》的叠韵联绵词第34-36页
        3.2.3 《诗经》的双声叠韵联绵词第36页
        3.2.4 《诗经》的非双声叠韵联绵词第36-37页
    3.3 《诗经》中叠音词和联绵词的关系第37-40页
第4章 《诗经》的复音“过渡词”第40-48页
    4.1 《诗经》的重叠合成词第40-42页
    4.2 《诗经》的部分重叠合成词第42-48页
        4.2.1 《诗经》双声近义复音词第42-43页
        4.2.2 《诗经》叠韵近义复音词第43-45页
        4.2.3 《诗经》双声叠韵近义复音词第45-48页
第5章 语法造词阶段:《诗经》的复音合成词第48-64页
    5.1 虚词合成复音词第48-55页
        5.1.1 前附虚词成分第48-52页
        5.1.2 后附虚词成分第52-54页
        5.1.3 《诗经》中词头词尾出现的原因第54-55页
    5.2 组合合成复音词第55-64页
        5.2.1 联合式第55-58页
        5.2.2 偏正式第58-61页
        5.2.3 述宾式第61-64页
第6章 修辞造词:《诗经》中的修辞复音词第64-68页
    6.1 比喻造词:隐喻的复音词第64-65页
    6.2 借代造词:转喻的复音词第65-68页
第7章 结语第68-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附录A《诗经》叠音词语义分类统计细表(共352 个)第74-76页
附录B《诗经》复音词统计总表(共1182 个)第76-82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2-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韵律对汉语介词及其功能发展演变的影响
下一篇:文化转向视角下天津大学网站新闻翻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