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音乐治疗对缓解理工类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质性研究
前言 | 第8-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绪论 | 第12-16页 |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2页 |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2-13页 |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24页 |
一、音乐治疗的定义及方法技术 | 第16-17页 |
(一) 音乐治疗的定义 | 第16页 |
(二) 音乐治疗的方法技术 | 第16-17页 |
二、团体音乐治疗的定义及应用情况 | 第17页 |
(一) 团体音乐治疗的定义 | 第17页 |
(二) 团体音乐治疗在大学生领域中的应用 | 第17页 |
三、压力定义 | 第17-18页 |
(一) 压力的定义 | 第17-18页 |
(二) 大学生的压力 | 第18页 |
四、理工类大学生与文体艺类大学生压力的差异性 | 第18-20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一) 质性研究的定义 | 第20页 |
(二) 质性研究的特点及优缺点 | 第20-21页 |
(三) 质性研究在音乐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 第21-22页 |
(四) 量性研究定义及优缺点 | 第22页 |
(五) 量性研究在音乐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 第22-23页 |
注释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团体音乐治疗活动的设计与评估 | 第24-34页 |
一、团体音乐活动的整体设计 | 第24-28页 |
(一) 团体音乐活动设计 | 第24-27页 |
(二) 场地的布置设计 | 第27页 |
(三) 研究对象、工具、实验场地、设备及乐器 | 第27-28页 |
(四) 研究方法及假设 | 第28页 |
二、团体音乐治疗前的访谈与评估 | 第28-32页 |
(一) 对来访者前测结果的分析 | 第28-29页 |
(二) 对来访者初次访谈结果的分析 | 第29-30页 |
(三) 对来访者初次评估结果的分析 | 第30-32页 |
三、团体音乐治疗的研究目标 | 第32页 |
四、团体音乐治疗的研究过程 | 第32-33页 |
注释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团体音乐治疗活动的质性分析 | 第34-45页 |
一、团体音乐治疗活动中来访者的角色分析 | 第34-38页 |
(一) 初次来访者的角色分析 | 第34-35页 |
(二) 来访者与治疗师关系的分析 | 第35页 |
(三) “一动一静”模式下来访者的分析 | 第35-36页 |
(四) 来访者的内在分析 | 第36-38页 |
二、团体音乐治疗活动中音乐治疗师的角色分析 | 第38-42页 |
(一) 辅助音乐治疗师的观察分析 | 第38-39页 |
(二) 主音乐治疗师的观察分析 | 第39-40页 |
(三) 督导下音乐治疗师的观察分析 | 第40-41页 |
(四) 音乐治疗师的内在分析 | 第41-42页 |
(五) 音乐治疗师的不足之处 | 第42页 |
三、团体音乐活动后对来访者访谈结果的分析 | 第42-4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5-48页 |
一、结果 | 第45-46页 |
二、总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不足与展望 | 第48-50页 |
一、不足 | 第48-49页 |
二、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一 | 第53-63页 |
附录二 | 第63-66页 |
附录三 | 第66-72页 |
附录四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