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惯例系统演化机理的多主体仿真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1 全球化下中国经济转型 | 第11页 |
1.1.2 组织惯例日益受到关注 | 第11-12页 |
1.1.3 惯例缺乏微观复杂分析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章节安排 | 第15页 |
1.3.4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方法 | 第16-25页 |
2.1 组织惯例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2.1.1 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2.1.2 主要特征 | 第18页 |
2.1.3 内在结构 | 第18-19页 |
2.2 相关应用理论 | 第19-23页 |
2.2.1 复杂适应系统 | 第19-21页 |
2.2.2 复杂网络结构 | 第21-22页 |
2.2.3 组织惯例演化 | 第22-23页 |
2.3 相关应用方法 | 第23-25页 |
2.3.1 适应度景观与NK模型 | 第23-24页 |
2.3.2 多主体仿真 | 第24-25页 |
3 组织惯例系统演化的微观理论分析 | 第25-37页 |
3.1 复杂适应性分析 | 第25-26页 |
3.1.1 相关概念映射关系 | 第25-26页 |
3.1.2 特征分析 | 第26页 |
3.2 复杂网络分析 | 第26-28页 |
3.2.1 复杂网络的基本模型 | 第26-27页 |
3.2.2 网络拓扑关系分析 | 第27-28页 |
3.3 组织惯例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32页 |
3.3.1 个体记忆 | 第28-30页 |
3.3.2 群体重组 | 第30页 |
3.3.3 任务复杂性 | 第30-31页 |
3.3.4 个体流动率 | 第31-32页 |
3.3.5 组织规模缩减和问题突变 | 第32页 |
3.4 组织惯例演化的机理分析 | 第32-34页 |
3.4.1 从个体认知到组织记忆 | 第32-33页 |
3.4.2 从组织记忆到组织惯例 | 第33-34页 |
3.5 本文概念模型 | 第34-37页 |
3.5.1 原有概念模型 | 第34-35页 |
3.5.2 拟用概念模型 | 第35-37页 |
4 组织惯例系统演化的NK模型仿真 | 第37-43页 |
4.1 仿真平台介绍 | 第37-38页 |
4.2 模型总体描述 | 第38-39页 |
4.2.1 组织和个体参与者 | 第38页 |
4.2.2 个体学习过程 | 第38-39页 |
4.3 基于 MATLAB 的模型构建 | 第39-43页 |
4.3.1 构建系统所涉及的主要参数 | 第39页 |
4.3.2 主体类型及其属性描述 | 第39-41页 |
4.3.3 个体参与者主体的搜寻规则 | 第41-43页 |
5 仿真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3-62页 |
5.1 复杂网络拓扑模型对惯例执行效率的作用 | 第43-44页 |
5.2 陈述性记忆和交互性记忆的作用 | 第44-50页 |
5.3 群体重组对惯例执行效率的作用 | 第50-52页 |
5.4 群体规模的作用 | 第52-53页 |
5.5 任务复杂性的作用 | 第53-55页 |
5.6 个体流动率的作用 | 第55-56页 |
5.7 组织规模缩减和问题突变的作用 | 第56-62页 |
6 结论 | 第62-67页 |
6.1 基本研究结论 | 第62-64页 |
6.2 创新点与不足 | 第64-65页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第65页 |
6.4 管理实践启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附录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工作和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