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6119客车车身轻量化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汽车轻量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汽车轻量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汽车轻量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车身轻量化方法概述 | 第13-15页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轻量化材料在ZK6119客车上的应用 | 第16-28页 |
2.1 车身材料应用概述 | 第16-20页 |
2.1.1 传统的车身材料 | 第16页 |
2.1.2 车身材料的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2.1.3 高强度钢应用概述 | 第17-18页 |
2.1.4 铝合金应用概述 | 第18-19页 |
2.1.5 镁合金轻量化效果简述 | 第19页 |
2.1.6 塑料及纤维复合材料应用概述 | 第19-20页 |
2.2 轻量化材料性能分析 | 第20-26页 |
2.2.1 轻量化材料的性能对比 | 第20-21页 |
2.2.2 高强度钢的应用及性能分析 | 第21-23页 |
2.2.3 铝合金应用性能分析 | 第23-26页 |
2.3 ZK6119客车轻量化材料应用 | 第26-27页 |
2.3.1 高强度钢在ZK6119上的应用 | 第26页 |
2.3.2 铝合金在ZK6119上的应用 | 第26-27页 |
2.3.3 SMC在ZK6119上的应用 | 第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客车轻量化结构的应用 | 第28-40页 |
3.1 功能整合结构应用实现轻量化 | 第28-32页 |
3.1.1 风道角铁与侧窗上横梁功能整合设计 | 第28-30页 |
3.1.2 座椅挂板与侧封板功能整合设计 | 第30-31页 |
3.1.3 流水槽与顶盖侧蒙皮功能整合设计 | 第31-32页 |
3.2 简化结构及工艺优化带来车身轻量化 | 第32-36页 |
3.2.1 侧窗下横梁型材截面简化设计 | 第32-34页 |
3.2.2 顶盖骨架纵梁截面简化设计 | 第34-36页 |
3.3 一体化冲压结构实现轻量化 | 第36-38页 |
3.3.1 仪表台封板整体冲压结构应用 | 第36-37页 |
3.3.2 冲压内外板结构应用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ZK6119客车车身结构强度分析与改进 | 第40-60页 |
4.1 ZK6119车身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4.2 确定计算工况 | 第41-43页 |
4.2.1 工况的选择 | 第41-42页 |
4.2.2 载荷的确定 | 第42-43页 |
4.3 各工况分析 | 第43-53页 |
4.3.1 水平弯曲工况 | 第43-46页 |
4.3.2 紧急制动工况 | 第46-48页 |
4.3.3 紧急转弯工况 | 第48-51页 |
4.3.4 倾翻工况 | 第51-53页 |
4.4 车身骨架模态分析 | 第53页 |
4.5 车身结构的轻量化改进 | 第53-59页 |
4.5.1 车身骨架轻量化改进 | 第54页 |
4.5.2 中门位置结构改进 | 第54-57页 |
4.5.3 改进效果评价 | 第57-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结论 | 第60-61页 |
5.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