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构造论文--轨道论文

基于瞬态冲击响应的板式无砟轨道裂缝识别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4页
        1.2.1 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分类第9-10页
        1.2.2 损伤识别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4-16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二章 板式无砟轨道裂缝损伤分析研究第16-23页
    2.1 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分类及组成第16-17页
    2.2 板式无砟轨道裂缝形式及产生原因分析第17-19页
        2.2.1 常见裂缝形式第17-18页
        2.2.2 裂缝形成原因分析第18-19页
    2.3 裂缝损伤识别方法研究第19-22页
        2.3.1 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第19-20页
        2.3.2 裂缝损伤识别特点第20页
        2.3.3 基于裂缝损伤特点的识别方法分析第20-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轨道瞬态冲击响应测点布置方案试验研究第23-34页
    3.1 加载点及测点布置方案设计第23-25页
    3.2 试验方法与装置第25-28页
        3.2.1 试验方法第26页
        3.2.2 试验装置第26-28页
    3.3 信号采集第28-29页
    3.4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29-33页
    3.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基于数值仿真的轨道板裂缝损伤特征指标提取与确定第34-64页
    4.1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裂缝损伤模型第34-35页
        4.1.1 几何模型及参数第34-35页
        4.1.2 测点布置及加载第35页
    4.2 响应信号数据提取第35-36页
    4.3 响应信号分析及特征指标提取第36-58页
        4.3.1 基于时频分析的特征指标提取第38-46页
        4.3.2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特征指标提取第46-51页
        4.3.3 基于传递特性分析的特征指标提取第51-54页
        4.3.4 损伤指标变化规律分析第54-58页
    4.4 基于主成分分析裂缝损伤特征指标的确定第58-63页
        4.4.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第58-60页
        4.4.2 基于主成分分析特征指标的确定第60-63页
    4.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裂缝损伤程度识别与实验验证研究第64-72页
    5.1 神经网络理论第64-65页
    5.2 轨道板裂缝损伤程度识别研究第65-69页
    5.3 裂缝损伤程度识别方法的实验验证第69-70页
    5.4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6.1 结论第72-73页
    6.2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79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载货运对铁路设施的影响及强化措施研究--以朔黄铁路为例
下一篇:铁路运营网络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