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S公司生产研发类任职资格体系设计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1 绪论 | 第14-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17-19页 |
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23页 |
2.1 职位族 | 第19页 |
2.2 工作分析理论 | 第19-20页 |
2.3 胜任力模型 | 第20-21页 |
2.4 任职资格 | 第21-23页 |
3 SKS公司管理现状 | 第23-33页 |
3.1 公司简介 | 第23页 |
3.2 战略分析 | 第23-25页 |
3.2.1 公司的企业文化 | 第23-24页 |
3.2.2 公司发展战略 | 第24-25页 |
3.3 生产研发类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第25-28页 |
3.3.1 员工人数 | 第25页 |
3.3.2 职位体系 | 第25-27页 |
3.3.3 年龄结构 | 第27页 |
3.3.4 学历结构 | 第27-28页 |
3.3.5 人员流动情况 | 第28页 |
3.4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3.4.1 招聘筛选工作不完善 | 第29页 |
3.4.2 员工培训缺乏针对性 | 第29页 |
3.4.3 绩效考核不科学 | 第29-30页 |
3.4.4 薪酬福利体系不健全 | 第30页 |
3.4.5 企业文化难落地 | 第30-31页 |
3.5 问题原因分析 | 第31-33页 |
3.5.1 人力资源管理定位不准确 | 第31页 |
3.5.2 任职资格标准模糊 | 第31-33页 |
4 SKS公司生产研发类岗位任职资格体系构建 | 第33-56页 |
4.1 任职资格体系构建原则 | 第33页 |
4.2 任职资格体系构建思路 | 第33-34页 |
4.3 类别和职级划分 | 第34-35页 |
4.3.1 岗位分类 | 第34页 |
4.3.2 生产研发类岗位分类 | 第34-35页 |
4.4 生产研发类岗位任职资格标准 | 第35-50页 |
4.4.1 岗位工作情况调查 | 第35页 |
4.4.2 确定任职资格要素 | 第35-39页 |
4.4.3 划分任职资格等级 | 第39-46页 |
4.4.4 确定任职资格标准 | 第46-50页 |
4.5 任职资格认证 | 第50-54页 |
4.5.1 认证评价方式 | 第50-51页 |
4.5.2 认证评价程序 | 第51页 |
4.5.3 任职资格要素认证评价标准 | 第51-52页 |
4.5.4 员工任职资格认证结果计算 | 第52页 |
4.5.5 员工任职资格认证结果标准 | 第52页 |
4.5.6 员工任职资格认证结果申诉 | 第52页 |
4.5.7 员工任职资格认证流程启动条件 | 第52-53页 |
4.5.8 员工任职资格认证信息表 | 第53-54页 |
4.6 保障措施 | 第54-56页 |
4.6.1 强化权威性 | 第54-55页 |
4.6.2 多维度收集信息 | 第55页 |
4.6.3 加强沟通 | 第55页 |
4.6.4 建立岗位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 第55页 |
4.6.5 舆论导向的建立 | 第55-56页 |
5 SKS公司生产研发类岗位任职资格体系的应用 | 第56-62页 |
5.1 在员工招募中的应用 | 第56-57页 |
5.2 在培训和开发管理中的应用 | 第57-58页 |
5.3 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 第58-59页 |
5.4 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 第59-60页 |
5.5 在员工成长与职业发展中的应用 | 第60页 |
5.6 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 | 第60-6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2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62-63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一 | 第67-68页 |
附录二 | 第68-7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