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4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三)研究的内容 | 第12页 |
(四)研究的方法 | 第12-14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一)国内外关于学习障碍的界定 | 第14-15页 |
(二)本研究中学习障碍的界定 | 第15页 |
(三)物理学习障碍的界定 | 第15-18页 |
三、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第18-19页 |
(二)元认知理论 | 第19-20页 |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0-21页 |
(四)多元智能理论 | 第21-24页 |
四、高一物理学习障碍的调查分析 | 第24-50页 |
(一)问卷设计和处理 | 第24-25页 |
(二)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25页 |
(三)调查对象 | 第25页 |
(四)调查结果分析 | 第25-40页 |
1.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障碍的总体成绩统计结果 | 第25-27页 |
2. 男、女生物理学习障碍的得分比较 | 第27页 |
3. 高一物理学习障碍具体题目的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统计结果见附录 2) | 第27-40页 |
(五)调查结果原因分析 | 第40-50页 |
1. 教材方面的原因 | 第40-41页 |
2. 学校方面的原因 | 第41-44页 |
3. 学生方面的原因 | 第44-50页 |
五、高一物理学习障碍的消除策略 | 第50-70页 |
(一)做好高一学习的过渡使学生能上好初、高中“台阶” | 第50-52页 |
1. 适当注意运用直观形象教学,做好思维方式的过渡 | 第50页 |
2. 教授知识的同时,全面细致的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 第50-51页 |
3. 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做好新知识的同化工作 | 第51页 |
4. 加强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 第51-52页 |
(二)更新教学观念 | 第52-55页 |
1. 学生观更新 | 第52-53页 |
2. 师生观更新 | 第53-54页 |
3. 课程观更新 | 第54页 |
4. 人才观更新 | 第54页 |
5. 评价观更新 | 第54-55页 |
(三)转变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确保物理学习困难的学生顺利实现目标 | 第55-57页 |
1. 创设良好情景,让学生确定探究的目标 | 第55-56页 |
2. 创设开放情景,让学生选择学习的方式 | 第56页 |
3. 创设新奇情景,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 第56-57页 |
4. 创设递进情景,让学生尝试创造的快乐 | 第57页 |
(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 第57-61页 |
1. 学以致用,在生活运用中培养学习兴趣 | 第58页 |
2. 将学习问题寓于实际情景中,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 第58-59页 |
3. 活跃教学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 第59页 |
4. 丰富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 第59-61页 |
(五)重视情感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 第61-65页 |
1. 情感的功能 | 第62-63页 |
2. 情感教育的现状 | 第63页 |
3. 实施情感教学,丰富学生情感 | 第63-65页 |
(六) 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 | 第65-67页 |
1.教师因人而异地引导不同层次学生加强意志力的磨练 | 第65-66页 |
2. 向学生讲述一些物理学史中意志力顽强的榜样人物 | 第66页 |
3. 强化学习目标,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力 | 第66页 |
4.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从小事做起,磨练意志 | 第66-67页 |
(七)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 | 第67-70页 |
1. 加强学生记忆训练和培养 | 第67页 |
2.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第67-68页 |
3. 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 第68-70页 |
六、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附录(一) | 第74-78页 |
附录(二) | 第78-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