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柔性手术机器人的刚度调控技术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存在的问题第13-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2页
        1.2.1 柔性机器人构型介绍第15-18页
        1.2.2 柔性机器人刚度调控技术第18-22页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本体构型创新及驱动结构设计第24-38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增强机器人刚度的构型创新第24-32页
        2.2.1 机器人构型设计要求第24-25页
        2.2.2 槽式柔性机器人设计第25-28页
        2.2.3 片驱动柔性机器人设计第28-32页
    2.3 机器人驱动平台设计第32-37页
        2.3.1 六驱动实验平台第32-34页
        2.3.2 单驱动实验平台第34-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基于变驱动力的刚度调控设计第38-54页
    3.1 引言第38页
    3.2 变中性线柔性机器人第38-44页
        3.2.1 变中性线机器人实现原理第38-41页
        3.2.2 单自由度变中性线柔性机器人第41-42页
        3.2.3 双自由度变中性线柔性机器人第42-44页
    3.3 外力作用下的刚度特性分析第44-52页
        3.3.1 单驱动机器人运动特性第44-49页
        3.3.2 两自由度机器人运动特性第49-50页
        3.3.3 机器人的刚度分析第50-52页
    3.4 理论最大刚度值计算第52-53页
        3.4.1 理论最大弯曲转角第52页
        3.4.2 机器人刚度计算第52-53页
    3.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4章 基于材料特性的刚度调控设计第54-59页
    4.1 引言第54页
    4.2 相变合金式机器人设计第54-57页
        4.2.1 材料选择及性能介绍第54-55页
        4.2.2 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第55-57页
    4.3 机器人刚度特性分析第57-58页
        4.3.1 刚度叠加分析第57页
        4.3.2 理论响应时间计算第57-58页
        4.3.3 热机械特性分析第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实验研究第59-71页
    5.1 引言第59页
    5.2 槽式柔性机器人仿真实验第59-61页
    5.3 片驱动柔性机器人载荷实验第61-65页
        5.3.1 工作空间分析实验第61-64页
        5.3.2 片驱动机器人负载实验第64-65页
    5.4 变驱动力的刚度调控实验第65-66页
    5.5 相变合金式刚度调控实验第66-70页
        5.5.1 弯曲姿态测试第66-67页
        5.5.2 相变反应时间测试第67-69页
        5.5.3 相变合金机器人负载实验第69-70页
    5.6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结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压缩机气阀装配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和分析研究
下一篇:基于肌电信号的机器人控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