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升格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的调查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以M学校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缘起第9-11页
        1.1.1 大批升格高职院校带来教师任胜力挑战第9-10页
        1.1.2 中职升高职后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第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研究思路、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性第11-14页
        1.3.1 研究思路第11-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页
        1.3.3 研究的创新性第13-14页
    1.4 文献综述第14-20页
        1.4.1 高职教师胜任力相关研究综述第14-16页
        1.4.2 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第16-17页
        1.4.3 关于胜任力研究方法的研究第17-18页
        1.4.4 关于高校教师胜任力的研究第18-19页
        1.4.5 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研究第19-20页
    1.5 核心概念界定第20-21页
        1.5.1 教师胜任力第20页
        1.5.2 高职教师队伍第20-21页
2 高职教师胜任力的内涵第21-27页
    2.1 胜任力的内涵第21-22页
    2.2 教师胜任力的内涵第22-24页
    2.3 高职教师胜任力的内涵第24-25页
    2.4 高职教师胜任力与教师队伍建设第25-27页
3 M院校自升格以来提升教师胜任力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第27-31页
    3.1 M院校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措施第27-28页
        3.1.1 “老带新”、“师带徒”的管理制度第27页
        3.1.2 “一师两课”教学改革行动第27-28页
        3.1.3 校外专家进学院第28页
        3.1.4 青年教师参训比赛第28页
    3.2 M院校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的措施第28-29页
    3.3 M院校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措施第29-31页
        3.3.1 青年教师深入中小学课堂第29页
        3.3.2 推进产教融合,精准助力地方产业发展第29-31页
4 M院校教师胜任力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第31-69页
    4.1 预调查问卷的编制第31-34页
        4.1.1 预调查问卷的维度第31-33页
        4.1.2 预调查问卷的组成第33页
        4.1.3 预调查问卷的对象第33页
        4.1.4 预调查问卷的收集第33-34页
    4.2 预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第34-35页
        4.2.1 预调查的信度检验第34页
        4.2.2 预调查的效度检验第34-35页
    4.3 对预调查问卷的修正第35-37页
    4.4 正式调查第37-38页
        4.4.1 正式调查问卷的构成第37页
        4.4.2 正式调查的对象第37页
        4.4.3 正式调查问卷的回收情况第37-38页
    4.5 M院校教师胜任力的基本情况第38-40页
        4.5.1 M院校教师队伍的结构第38-39页
        4.5.2 M院校教师胜任力的基本情况第39-40页
    4.6 M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的单因素差异性分析第40-69页
        4.6.1 年龄越高,教师的胜任力水平越高第40-48页
        4.6.2 性别对于教师胜任力没有显著影响第48-51页
        4.6.3 任职超过15年的教师胜任力较高第51-55页
        4.6.4 硕士学历的教师胜任力最高第55-62页
        4.6.5 职称越高,教师胜任力越高第62-69页
5 M院校升格后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69-73页
    5.1 升格后老教师的角色转换意识滞后第69-70页
    5.2 老教师的科研能力较差第70页
    5.3 新入职的教师实践能力较差第70-71页
    5.4 硕士学历的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第71-72页
    5.5 教授和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现象第72-73页
6 升格高职院校提升教师胜任力的策略第73-76页
    6.1 从学校层面提升教师胜任力的措施第73-74页
        6.1.1 完善新入职教师的职前培训,提升新入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第73页
        6.1.2 加强老教师的科研培训,提升老教师的科研能力第73-74页
        6.1.3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第74页
    6.2 从教师个体层面提升教师胜任力第74-76页
        6.2.1 在工作情境中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师胜任力第74-75页
        6.2.2 积极参与企业实践,提升实践能力第75页
        6.2.3 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第75-76页
7 研究结论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附录第79-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高校劳动教育与管理研究--以广西大学和台湾东海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