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1 绪论 | 第11-15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 1.3 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 第12-13页 |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3-15页 |
| 1.4.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 1.4.2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 1.4.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2 COSO2013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主要内容 | 第15-32页 |
| 2.1 控制环境五项原则的解读与应用 | 第15-21页 |
| 2.1.1 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 | 第16-17页 |
| 2.1.2 治理层和管理层应积极行使监督职责 | 第17-18页 |
| 2.1.3 建立并执行适当的组织架构和汇报路线、明确权力与责任的分配 | 第18-19页 |
| 2.1.4 人力资源管理需关注员工素质和胜任能力 | 第19-20页 |
| 2.1.5 建立适当的问责机制并督促执行 | 第20-21页 |
| 2.2 风险评估四项原则的解读与应用 | 第21-25页 |
| 2.2.1 对企业经营的目标需要予以明确 | 第22-23页 |
| 2.2.2 风险识别与分析 | 第23-24页 |
| 2.2.3 评估舞弊风险 | 第24-25页 |
| 2.2.4 识别和分析重大变化 | 第25页 |
| 2.3 控制活动三项原则的解读与应用 | 第25-27页 |
| 2.3.1 选择与执行控制活动 | 第25-26页 |
| 2.3.2 选择并执行信息技术一般控制 | 第26-27页 |
| 2.3.3 通过政策和程序实施控制活动 | 第27页 |
| 2.4 信息与沟通三项原则的解读与应用 | 第27-29页 |
| 2.4.1 使用相关的信息 | 第27-28页 |
| 2.4.2 内部沟通 | 第28页 |
| 2.4.3 外部沟通 | 第28-29页 |
| 2.5 监督活动两项原则的解读与应用 | 第29-32页 |
| 2.5.1 开展持续评估或单独评估 | 第29-30页 |
| 2.5.2 评估与沟通缺陷 | 第30-32页 |
| 3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与应用策略探讨 | 第32-46页 |
| 3.1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 第32-36页 |
| 3.1.1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现状分析 | 第32-33页 |
| 3.1.2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现状分析 | 第33-34页 |
| 3.1.3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现状分析 | 第34页 |
| 3.1.4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现状分析 | 第34-35页 |
| 3.1.5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活动现状分析 | 第35-36页 |
| 3.2 国有企业应用COSO2013的策略探讨 | 第36-46页 |
| 3.2.1 内部控制环境政策与程序的应用 | 第36-40页 |
| 3.2.2 风险评估政策与程序的应用 | 第40-41页 |
| 3.2.3 控制活动政策与程序的应用 | 第41-42页 |
| 3.2.4 信息与沟通政策与程序的应用 | 第42-43页 |
| 3.2.5 监督活动政策与程序的应用 | 第43-46页 |
| 4 国有企业内控问题应对策略及COSO2013应用对策探讨 | 第46-52页 |
| 4.1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 第46-49页 |
| 4.1.1 控制环境问题的应对策略 | 第46页 |
| 4.1.2 风险评估问题的应对策略 | 第46-47页 |
| 4.1.3 控制活动问题的应对策略 | 第47-48页 |
| 4.1.4 信息与沟通问题的应对策略 | 第48页 |
| 4.1.5 监督问题的应对策略 | 第48-49页 |
| 4.2 应用COSO2013企业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对策探讨 | 第49-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