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满族民歌演唱特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8页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的历史发展 | 第13-31页 |
第一节 满族民歌的概述 | 第13-18页 |
一、满族概述 | 第13-14页 |
二、历史渊源 | 第14-15页 |
三、地域特征 | 第15页 |
四、民俗文化 | 第15-18页 |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发展 | 第18-31页 |
一、什么是满族民歌 | 第18页 |
二、满族民歌的生成 | 第18-21页 |
三、满族民歌的分类 | 第21-29页 |
四、满族民歌的特征 | 第29-31页 |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的音乐分析 | 第31-49页 |
第一节 东北满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 第31-41页 |
一、旋律特征 | 第31-34页 |
二、调式特征 | 第34-36页 |
三、曲式结构 | 第36-38页 |
四、节奏节拍 | 第38-39页 |
五、诗词韵律 | 第39-41页 |
第二节 萨满神歌对满族民歌形成的影响 | 第41-49页 |
一、萨满教与满族民歌渊源分析 | 第41-42页 |
二、群体性 | 第42-44页 |
三、鼓动性、想往性 | 第44-49页 |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的演唱特征 | 第49-57页 |
第一节 声音特点 | 第49-50页 |
一、共鸣 | 第49-50页 |
二、用声 | 第50页 |
第二节 语言特点 | 第50-53页 |
一、满族语言源 | 第50-53页 |
二、咬字、吐字 | 第53页 |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特征 | 第53-57页 |
一、呼吸 | 第53-54页 |
二、衬词 | 第54页 |
三、润腔运用 | 第54-57页 |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传承意义 | 第57-63页 |
第一节 审美特征与文化价值 | 第57-60页 |
一、审美特征 | 第57-58页 |
二、文化价值 | 第58-60页 |
第二节 传承方式 | 第60-63页 |
一、民俗流传 | 第60-61页 |
二、民间艺人传承 | 第61页 |
三、音乐教育 | 第61-62页 |
四、满族民歌传承意义 | 第62-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67-68页 |
附图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