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18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四) 理论依据 | 第15-16页 |
1、马斯洛需求理论 | 第15页 |
2、社会支持理论 | 第15-16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2、实地研究法 | 第16-18页 |
二、F 社区空巢老人基本情况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 | 第18-24页 |
(一) F 社区空巢老人基本情况 | 第18-19页 |
(二) 天河区 F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状况 | 第19-20页 |
(三) F 社区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4页 |
1、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使用率低,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欠缺 | 第21-22页 |
2、养老服务机制不够健全,资源整合能力较弱 | 第22页 |
3、养老服务资金渠道较单一,供给不足 | 第22-23页 |
4、养老服务的个性化、针对性不强,种类较单一 | 第23-24页 |
三、社会工作介入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15 | 第24-28页 |
(一) 广州市社会工作介入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的背景分析 | 第24-25页 |
1、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现状 | 第24页 |
2、广州市社会工作介入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 | 第24-25页 |
(二) 社会工作的介入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 第25-26页 |
1、社工专业的知识、理论、工作方法 | 第25页 |
2、深入的服务需求调查和专业的服务模式 | 第25-26页 |
3、专业介入与政策反馈,优化社区养老服务 | 第26页 |
(三) 社会工作介入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分析 | 第26-28页 |
1、社会工作的介入有利于完善现有养老服务体系 | 第26-27页 |
2、社会工作的介入有利于提供符合空巢老人特点的针对性服务 | 第27页 |
3、社会工作的介入有利于提升社区福利水平 | 第27-28页 |
四、社工介入 F 社区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状况 | 第28-41页 |
(一) 小组工作介入 | 第28-34页 |
1、小组工作的目标和方法 | 第28-29页 |
2、以“夕阳也美丽”空巢老人互助支持小组为例 | 第29-32页 |
3、小组工作的成效和反思 | 第32-33页 |
4、小组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 第33-34页 |
(二) 个案工作介入 | 第34-41页 |
1、个案工作的目标和方法 | 第34页 |
2、以 F 社区 XX 空巢老人个案为例 | 第34-38页 |
3、个案工作的成效和反思 | 第38-39页 |
4、社区空巢老人个案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 第39-41页 |
五、社会工作介入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的总结与反思 | 第41-46页 |
(一) 社会工作介入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过程的实践总结 | 第41-43页 |
1、在社会工作者的带动下,充分发挥社区义工志愿者作用 | 第41-42页 |
2、有效整合社区资源的基础上,为“空巢”老人构建社区支持网络 | 第42-43页 |
3、链接公益助老项目资源,促进空巢老人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 | 第43页 |
(二) 社会工作介入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过程的困惑和问题反思 | 第43-46页 |
1、社会工作介入过程中专业关系的“适度原则” | 第44页 |
2、保持社工工作的独立性,避免过多介入社区行政工作 | 第44页 |
3、社工服务需要建立在大量、全面的需求调查基础上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个人简历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