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驾驶室及车身论文--车身论文

基于有限元的客车车身结构的静动态特性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内容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国内研究情况第13-14页
    1.4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二章 车身骨架有限元建模第15-31页
    2.1 引言第15-16页
    2.2 有限元简述第16-20页
        2.2.1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思想第16页
        2.2.2 有限元方法的理论基础第16-20页
    2.3 建立几何模型第20-24页
    2.4 建立有限元模型第24-30页
        2.4.1 几何模型的简化第24-25页
        2.4.2 抽取中面第25页
        2.4.3 几何清理第25-26页
        2.4.4 网格划分第26-27页
        2.4.5 网格质量检查第27-28页
        2.4.6 装配的模拟第28-30页
        2.4.7 属性参数第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客车车身骨架结构静态特性分析第31-49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客车车身骨架结构静态技术指标第31-32页
        3.2.1 刚度指标第31-32页
        3.2.2 强度指标第32页
    3.3 弯曲工况分析第32-37页
        3.3.1 载荷的施加第33页
        3.3.2 边界条件的处理第33页
        3.3.3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33-37页
    3.4 左极限扭转工况分析第37-38页
        3.4.1 载荷的施加第37页
        3.4.2 边界条件的处理第37页
        3.4.3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37-38页
    3.5 右极限扭转工况分析第38-40页
        3.5.1 载荷的施加第38-39页
        3.5.2 边界条件的处理第39页
        3.5.3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39-40页
    3.6 急转弯工况第40-43页
        3.6.1 载荷的处理第40-41页
        3.6.2 边界条件的处理第41页
        3.6.3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41-43页
    3.7 紧急制动工况第43-47页
        3.7.1 载荷的处理第43页
        3.7.2 边界条件的处理第43页
        3.7.3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43-47页
    3.8 五种工况下应力、变形结果分析比较第47-48页
    3.9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客车车身结构模态分析第49-58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模态分析的作用第49页
    4.3 车身动态性能评价指标第49-50页
    4.4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第50-51页
    4.5 客车车身自由模态分析第51-53页
    4.6 自由模态结果分析第53-54页
    4.7 客车车身约束模态分析第54-57页
    4.8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客车车身结构的谐响应分析第58-69页
    5.1 引言第58页
    5.2 RADIOSS 中谐响应分析流程第58-59页
    5.3 发动机振动的机理第59-61页
    5.4 车身结构谐响应分析第61-68页
    5.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客车车身骨架瞬态动力学分析第69-86页
    6.1 引言第69页
    6.2 瞬态响应分析基本理论第69-71页
    6.3 车身动态扭转工况下的瞬态响应分析第71-78页
        6.3.1 工况介绍第71-72页
        6.3.2 位移-时间历程划分第72页
        6.3.3 施加约束第72页
        6.3.4 动态扭转工况瞬态分析计算结果第72-78页
    6.4 车身动态弯曲工况下的瞬态响应分析第78-85页
        6.4.1 工况描述第78页
        6.4.2 载荷步划分第78页
        6.4.3 施加约束第78页
        6.4.4 动态弯曲工况计算结果及分析第78-85页
    6.5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结论与展望第86-88页
    结论第86-87页
    展望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9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安轿车营销渠道模式优化研究
下一篇:沥青路面宏观纹理磨损与抗滑性能衰变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