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6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0-12页 |
1.2 相关定义 | 第12-16页 |
1.2.1 情绪智力的概念 | 第12-13页 |
1.2.2 人格与人格特质 | 第13-15页 |
1.2.3 拖延与学业拖延 | 第15-16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6-24页 |
1.3.1 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 | 第16-22页 |
1.3.2 人格与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 | 第22-23页 |
1.3.3 学业拖延的相关研究 | 第23-24页 |
1.4 研究假设、意义及创新点 | 第24-26页 |
1.4.1 研究假设 | 第24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25-26页 |
第2章 Schutt 情绪智力量表的修订 | 第26-42页 |
2.1 目的 | 第26页 |
2.2 方法与程序 | 第26-28页 |
2.2.1 工具 | 第26-27页 |
2.2.2 初始量表的翻译 | 第27页 |
2.2.3 新项目的编制 | 第27-28页 |
2.3 EIS 修订初稿的形成 | 第28-29页 |
2.3.1 结构维度 | 第28页 |
2.3.2 计分方式 | 第28-29页 |
2.4 预测 | 第29-30页 |
2.4.1 被试 | 第29页 |
2.4.2 施测程序 | 第29-30页 |
2.5 结果与分析 | 第30-39页 |
2.5.1 初始量表预测项目分析 | 第30-33页 |
2.5.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33-36页 |
2.5.3 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36-37页 |
2.5.4 因素命名 | 第37-38页 |
2.5.5 预测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第38-39页 |
2.5.6 修订的 EIS 中文正式版 | 第39页 |
2.6 讨论 | 第39-42页 |
2.6.1 修订量表的题项分析 | 第39-40页 |
2.6.2 修订量表与原量表的维度分析 | 第40-41页 |
2.6.3 修订量表的评价 | 第41-42页 |
第3章 大学生情绪智力、人格特质和学业拖延的现状 | 第42-66页 |
3.1 目的 | 第42页 |
3.2 方法与程序 | 第42-46页 |
3.2.1 被试 | 第42-45页 |
3.2.2 研究工具 | 第45-46页 |
3.2.3 研究程序 | 第46页 |
3.3 大学生情绪智力状况 | 第46-52页 |
3.3.1 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46-47页 |
3.3.2 大学生情绪智力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 第47-52页 |
3.4 大学生学业拖延状况 | 第52-57页 |
3.4.1 大学生学业拖延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52页 |
3.4.2 大学生学业拖延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 第52-57页 |
3.5 大学生人格特质总体状况 | 第57-58页 |
3.6 分析和讨论 | 第58-66页 |
3.6.1 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总体状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 第58-61页 |
3.6.2 大学生学业拖延的总体状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 第61-65页 |
3.6.3 大学生人格特质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65-66页 |
第4章 大学生情绪智力、人格特质和学业拖延的相关研究 | 第66-81页 |
4.1 大学生情绪智力和人格特质的相关关系 | 第66页 |
4.2 大学生情绪智力和学业拖延的相关关系 | 第66-67页 |
4.3 大学生人格特质和学业拖延的相关关系 | 第67页 |
4.4 情绪智力在人格特质和学业拖延之间的中介作用 | 第67-76页 |
4.4.1 中介变量原理简述 | 第67-68页 |
4.4.2 情绪智力在人格特质和学业拖延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 第68-72页 |
4.4.3 情绪智力对人格特质预测学业拖延的递归模型 | 第72-76页 |
4.5 讨论 | 第76-81页 |
4.5.1 大学生情绪智力和人格特质的关系 | 第76-77页 |
4.5.2 大学生情绪智力和学业拖延的关系 | 第77-78页 |
4.5.3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学业拖延的关系 | 第78-79页 |
4.5.4 情绪智力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79-81页 |
第5章 总结 | 第81-84页 |
5.1 结论 | 第81-82页 |
5.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第82页 |
5.3 提升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几点建议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附录 | 第88-10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