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企业员工职业幸福感与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2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实践意义第11-12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2-22页
    2.1 职业幸福感的研究综述第12-15页
        2.1.1 职业幸福感定义第12页
        2.1.2 Ryff的幸福感模型第12-13页
        2.1.3 Warr的心理健康模型第13页
        2.1.4 Horn的职业幸福感模型第13-14页
        2.1.5 职业幸福感的测量第14-15页
    2.2 心理资本的相关理论研究第15-18页
        2.2.1 心理资本的定义第15-16页
        2.2.2 心理资本的结构第16页
        2.2.3 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第16-17页
        2.2.4 本土心理资本第17页
        2.2.5 心理资本的测量第17-18页
    2.3 本土心理资本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模型第18-22页
        2.3.1 职业幸福感与本土心理资本的关系第18-19页
        2.3.2 本土心理资本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第19-22页
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22-44页
    3.1 研究步骤及研究假设第22-24页
        3.1.1 研究步骤第22页
        3.1.2 研究假设第22-24页
    3.2 研究一 企业员工职业幸福感问卷的编制与检验第24-41页
        3.2.1 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第24-27页
        3.2.2 初试问卷的研究第27-41页
    3.3 研究二 企业员工职业幸福感问卷的应用第41-44页
        3.3.1 被试第41-42页
        3.3.2 工具第42-43页
        3.3.3 统计方法第43-44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第44-53页
    4.1 企业员工职业幸福感和心理资本现状分析第44页
    4.2 企业员工职业幸福感问卷相关分析第44-46页
    4.3 其他因素对企业员工职业幸福感的影响第46-48页
        4.3.1 性别和企业类型对员工职业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第46页
        4.3.2 婚姻状况对员工职业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第46-47页
        4.3.3 工龄对企业员工职业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第47页
        4.3.4 学历对企业员工职业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第47-48页
    4.4 其他因素对企业员工本土心理资本的影响第48-49页
        4.4.1 性别对企业员工本土心理资本有显著影响第48页
        4.4.2 婚姻状况对本土心理资本有显著影响第48-49页
        4.4.3 学历和企业类型对本土心理资本的影响不显著第49页
        4.4.4 工龄对本土心理资本有显著影响第49页
    4.5 本土心理资本对职业幸福感的预测作用探讨第49-50页
    4.6 本土心理资本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模型及路径分析第50-53页
        4.6.1 事务型心理资本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模型和路径分析第51-52页
        4.6.2 人际型心理资本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模型及路径分析第52-53页
第五章 结果讨论第53-60页
    5.1 企业员工职业幸福感问卷第53页
    5.2 企业员工职业幸福感和本土心理资本现状分析第53-54页
    5.3 学历、婚姻状况、工龄对员工职业幸福感的影响第54-56页
    5.4 性别、婚姻状况、工龄对员工本土心理资本的影响第56-57页
    5.5 本土心理资本与企业员工职业幸福感的关系第57页
    5.6 本土心理资本对企业员工职业幸福感影响模型第57-60页
        5.6.1 事务型心理资本对企业员工职业幸福感影响分析第58-59页
        5.6.2 人际型心理资本对企业员工职业幸福感影响分析第59-6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4页
    6.1 研究结论第60页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60-61页
        6.2.1 研究对象的创新第60-61页
        6.2.2 研究内容的创新第61页
        6.2.3 研究领域的创新第61页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1-62页
        6.3.1 方法的局限第61-62页
        6.3.2 研究对象的局限第62页
        6.3.3 设计的局限第62页
        6.3.4 其他因素的影响第62页
    6.4 管理启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附录第70-76页
致谢第76-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情绪智力、人格特质与学业拖延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下一篇:中职教师教学动机、教学效能感、工作满意度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