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思想品德课论文

小学德育教科书中榜样插图配置研究--以北师大《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18页
    (一)研究背景第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0-17页
    (四)核心概念界定第17页
    (五)研究目的与任务第17-18页
二、教科书插图配置的理论依据第18-22页
    (一)观察学习理论第18-20页
    (二)双重编码理论第20-21页
    (三)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第21-22页
三、小学品德教科书榜样插图的研究设计第22-25页
    (一)研究方法第22-23页
    (二)研究对象第23-24页
    (三)研究过程第24-25页
四、小学品德教科书中的榜样插图的类型第25-28页
    (一)原始类插图和再造类插图第25页
    (二)成人榜样插图和儿童榜样插图第25-26页
    (三)陈述文本类插图和给予任务类插图第26页
    (四)独立图和序列图第26页
    (五)装饰图和表征图第26-28页
五、小学品德教科书中的榜样插图的功能第28-30页
    (一)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引发他们对于道德榜样的关注第28页
    (二)帮助小学生增强对道德知识的理解第28-29页
    (三)使榜样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给学生带来生活目标与方式上的教益第29页
    (四)提升学生的道德审美第29-30页
六、小学品德教科书中的榜样插图的配置原则第30-34页
    (一)榜样插图要依据文本的内容、难度而设计,要注意与课文的交叠程度及呈现方式第30-32页
    (二)榜样插图配置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理解能力而适当增减难度第32页
    (三)榜样插图本身的物理特性要以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依据第32-33页
    (四)设计榜样插图前要明确插图的功能定向问题第33-34页
七、北师大《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的榜样插图分析第34-50页
    (一)插图类型的分布状况分析第34-46页
    (二)图文匹配状况分析第46-48页
    (三)插图中包含的核心价值观分析第48-50页
八、小学品德教科书中的榜样插图配置常见的问题第50-53页
    (一)给予任务类的插图普遍偏少第50页
    (二)忽视了向小学生呈现日常生活中的成人榜样行为第50-51页
    (三)在以解释和行为导引为功能定向的插图设计中,原始类插图的比例明显偏少第51页
    (四)负榜样插图中男性偏多且缺少必要的文字说明第51-52页
    (五)在真实的榜样选取中,时代性特征不够明显第52-53页
九、完善小学品德教科书中榜样插图配置的对策建议第53-57页
    (一)适度调配不同类型插图的配置比例第53页
    (二)处理好插图中的隐性价值观第53-54页
    (三)加强榜样插图的时代性和生活性第54页
    (四)关注榜样插图的丰富多样性和艺术审美性第54页
    (五)把学生的年龄特征作为榜样插图配置的重要依据第54-55页
    (六)鼓励小学品德教材受众(包括学生、教师)的参与,在插图配置中充分吸纳教材受众的合理化建议第55页
    (七)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插图使用指南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第60-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生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以A小学为个案
下一篇:北师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及其修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