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心理资本对其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基于职业使命感的调节作用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11-13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4页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文献综述法 | 第15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15页 |
三、实证分析法 | 第15-16页 |
四、定性分析法 | 第16页 |
第五节 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第六节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9-29页 |
第一节 心理资本的文献综述 | 第19-21页 |
一、心理资本的概念 | 第19页 |
二、心理资本的维度与测量 | 第19-21页 |
第二节 组织公民行为的文献综述 | 第21-25页 |
一、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 | 第21-23页 |
二、组织公民行为的维度 | 第23-24页 |
三、组织公民行为的测量 | 第24-25页 |
第三节 职业使命感的文献综述 | 第25-27页 |
一、职业使命感的概念 | 第25-26页 |
二、职业使命感的测量 | 第26-27页 |
第四节 心理资本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9-34页 |
第一节 理论分析 | 第29-31页 |
一、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 第29-30页 |
二、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分析 | 第30页 |
三、职业使命感的调节作用分析 | 第30-31页 |
第二节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第31-32页 |
一、研究假设 | 第31页 |
二、研究模型构建 | 第31-32页 |
第三节 问卷设计 | 第32-34页 |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 | 第34-42页 |
第一节 数据来源 | 第34页 |
第二节 样本数据的统计性描述 | 第34-37页 |
第三节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37-40页 |
一、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37-38页 |
二、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38-40页 |
第四节 实证研究方法 | 第40-42页 |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0页 |
二、差异性分析 | 第40页 |
三、相关分析 | 第40-41页 |
四、层级回归分析 | 第41-42页 |
第五章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第42-58页 |
第一节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2页 |
第二节 差异性检验 | 第42-48页 |
一、性别的独立样本T检验 | 第42-43页 |
二、婚姻状况对主变量的影响分析 | 第43-45页 |
三、年龄、学历状况对主变量的影响分析 | 第45-47页 |
四、工作年限、职位对主变量的影响分析 | 第47-48页 |
第三节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析 | 第48-49页 |
第四节 回归分析 | 第49-58页 |
一、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回归分析 | 第50-52页 |
二、职业使命感的调节作用分析 | 第52-58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58-62页 |
第一节 研究主要结论 | 第58-60页 |
第二节 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 第60-61页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未来的研究展望 | 第61-62页 |
一、研究局限 | 第61页 |
二、未来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附录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