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校园心理咨询的对话回复模型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7页 |
1.2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1.3 研究贡献 | 第19页 |
1.4 文章结构 | 第19-21页 |
第2章 技术背景及相关工作 | 第21-33页 |
2.1 卷积神经网络 | 第21-23页 |
2.2 循环神经网络 | 第23-26页 |
2.3 主动学习 | 第26-29页 |
2.4 相关工作 | 第29-31页 |
2.4.1 对话回复相关工作 | 第29页 |
2.4.2 短文本分类相关工作 | 第29-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咨询类别判断模型 | 第33-45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问题定义 | 第33-34页 |
3.3 解决方案 | 第34-39页 |
3.3.1 咨询类别判断模型 | 第34-38页 |
3.3.2 过采样及降采样 | 第38-39页 |
3.4 实验 | 第39-43页 |
3.4.1 数据源及预处理 | 第40页 |
3.4.2 参数设置 | 第40页 |
3.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心理咨询相关语料获取 | 第45-57页 |
4.1 引言 | 第45-46页 |
4.2 语料分析 | 第46页 |
4.3 主动学习 | 第46-49页 |
4.3.1 形式化定义 | 第46页 |
4.3.2 主动学习算法 | 第46-49页 |
4.4 实验 | 第49-55页 |
4.4.1 实验数据及预处理 | 第50页 |
4.4.2 实验设置 | 第50-51页 |
4.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句对匹配模型 | 第57-69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问题定义 | 第57页 |
5.3 模型介绍 | 第57-62页 |
5.3.1 模型框架图 | 第58-59页 |
5.3.2 句对匹配模型 | 第59-62页 |
5.4 实验 | 第62-68页 |
5.4.1 实验数据及预处理 | 第63页 |
5.4.2 对比模型 | 第63-64页 |
5.4.3 参数设置 | 第64页 |
5.4.4 避免过拟合 | 第64-66页 |
5.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6-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总结 | 第69-70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