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构造论文--轨道论文

地震条件下有砟轨道空间变形特性及行车安全性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目录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2 地震对铁路线路及行车的危害第13-18页
        1.2.1 轨道结构变形第13-15页
        1.2.2 下部结构破坏第15-17页
        1.2.3 列车脱轨第17-18页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8-23页
        1.3.1 结构地震反应计算方法研究第18-19页
        1.3.2 地震作用下轨道变形研究第19-20页
        1.3.3 地震行车安全性研究第20-23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3-25页
        1.4.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4.2 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2章 有砟轨道结构地震反应计算方法第25-40页
    2.1 地震波的输入第25-29页
        2.1.1 地震波和地震烈度第25-26页
        2.1.2 地震波数处理第26-29页
    2.2 有砟轨道结构动力时程分析方法第29-37页
        2.2.1 有砟轨道时程分析基本方程第29-33页
        2.2.2 有砟轨道时程分析求解第33-36页
        2.2.3 ANSYS时程分析功能第36-37页
    2.3 有砟轨道地震反应计算模型第37-39页
    2.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地震作用下有砟轨道结构竖向变形研究第40-60页
    3.1 扣件参数对轨道竖向变形的影响第40-45页
        3.1.1 扣件刚度对轨道竖向变形的影响第40-42页
        3.1.2 扣件阻尼对轨道竖向变形的影响第42-45页
    3.2 轨枕对轨道竖向变形的影响第45-46页
    3.3 道床参数对轨道竖向变形的影响第46-53页
        3.3.1 道床竖向支承刚度对轨道竖向变形的影响第46-48页
        3.3.2 道床弹性模量对轨道竖向变形的影响第48-50页
        3.3.3 道床阻尼对轨道竖向变形的影响第50-53页
    3.4 路基参数对轨道竖向变形的影响第53-58页
        3.4.1 路基弹性模量对轨道竖向变形的影响第53-55页
        3.4.2 路基阻尼对轨道竖向变形的影响第55-58页
    3.5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4章 地震作用下有砟轨道结构横向变形研究第60-79页
    4.1 扣件参数对轨道横向变形的影响第60-65页
        4.1.1 扣件刚度对有砟轨道横向变形的影响第60-62页
        4.1.2 扣件阻尼对轨道横向变形的影响第62-65页
    4.2 轨枕对轨道横向变形的影响第65-66页
    4.3 道床参数对轨道横向变形的影响第66-73页
        4.3.1 道床阻力对轨道横向变形的影响第66-68页
        4.3.2 道床弹性模量对轨道横向变形的影响第68-70页
        4.3.3 道床阻尼对轨道横向变形的影响第70-73页
    4.4 路基参数对轨道横向变形的影响第73-78页
        4.4.1 路基弹性模量对轨道横向变形的影响第73-75页
        4.4.2 路基阻尼对轨道横向变形的影响第75-78页
    4.5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5章 震后列车行车安全性分析第79-93页
    5.1 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第79-80页
        5.1.1 多体系统建模的基本概念第79-80页
        5.1.2 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第80页
    5.2 车辆动力学模型建立第80-84页
        5.2.1 计算模型与参数选取第80-81页
        5.2.2 车辆动力学模型第81-82页
        5.2.3 车辆动力学安全性评价指标第82-84页
    5.3 行车安全性分析结果第84-92页
        5.3.1 7度烈度下行车安全性分析第84-86页
        5.3.2 8度烈度下行车安全性分析第86-88页
        5.3.3 9度烈度下行车安全性分析第88-90页
        5.3.4 10度烈度下行车安全性分析第90-92页
    5.4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结论与展望第93-95页
致谢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IS的高铁沿线应急救援管理系统研究
下一篇:传统毛霉型豆豉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变化及组胺生成机理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