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CPUP模型在高中化学优质课评价中的应用--以武汉市化学优质课比赛为例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言第12-15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13-15页
第2章 理论基础第15-26页
    2.1 概念的界定第15页
    2.2 有效教学的发展第15-18页
        2.2.1 有效教学含义第15-16页
        2.2.2 国外有效教学研究的发展第16-17页
        2.2.3 国内有效教学研究的发展第17-18页
        2.2.4 中国特色有效教学的评价第18页
    2.3 课堂教学评价的发展第18-22页
        2.3.1 课堂教学评价含义第18-19页
        2.3.2 国外课堂教学评价观的演变第19页
        2.3.3 国内化学课堂评价的发展第19-22页
    2.4 课堂观察的研究发展第22-26页
        2.4.1 课堂观察的涵义第22页
        2.4.2 国外课堂观察的发展第22-24页
        2.4.3 国内课堂观察研究的发展第24-26页
第3章 理论基础第26-36页
    3.1 有效教学理论第26-29页
        3.1.1 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第26-27页
        3.1.2 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第27-29页
    3.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第29-30页
        3.2.1 建构主义教学观第29-30页
        3.2.2 建构主义学习观第30页
    3.3 建构主义评价观第30-31页
    3.4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第31-33页
        3.4.1 认知主义的教学目标分类第31-32页
        3.4.2 目标分类理论的应用第32-33页
    3.5 化学课堂教学“板块”理论第33-36页
        3.5.1 化学课堂结构的CPCP模型第33-34页
        3.5.2 化学课堂结构的CPUP模型第34-36页
第4章 研究方法及过程第36-43页
    4.1 研究对象第36-39页
        4.1.1 研究样本第36-37页
        4.1.2 教学内容分析第37-39页
    4.2 研究思路第39-41页
    4.3 研究方法第41-43页
        4.3.1 文献研究第41页
        4.3.2 课堂观察和课堂叙事第41-42页
        4.3.3 统计分析第42-43页
第5章 高中化学优质课比赛教学内容重要性程度的分布特征第43-77页
    5.1 高中化学优质课比赛教学内容重要性程度的分布情况第43-55页
        5.1.1 优质课比赛样本各自教学内容重要程度分布第43-54页
        5.1.2 优质课比赛样本总体教学内容重要程度分布特征第54-55页
    5.2 武汉高中化学优质课比赛与对比组优质课中教学内容重要性程度分布特征的对比分析第55-57页
    5.3 武汉市化学优质课比赛参赛样本CID与教学进程的关系第57-64页
    5.4 武汉市化学优质课比赛与对比组优质课CID-教学进程对比分析第64-68页
    5.5 A等级教学内容的分析第68-70页
    5.6 武汉市化学优质课比赛样本教师课堂提问比较分析第70-77页
第6章 结论与启示第77-80页
    6.1 结论第77-78页
    6.2 启示第78-79页
    6.3 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2页
附录第82-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概念图策略的高中生物自主学习实践研究--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为例
下一篇: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中学数学试卷分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