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古代词汇论文

《悲华经》词汇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8-10页
1. 引言第10-17页
    1.1 关于选题第10-11页
    1.2 几个问题的说明第11-13页
        1.2.1 版本第11页
        1.2.2 词语的切分标准第11-12页
        1.2.3 新词新义的判断标准第12-13页
    1.3 研究概况第13-17页
2. 昙无谶和《悲华经》第17-20页
    2.1 昙无谶其人第17页
    2.2 《悲华经》第17-18页
    2.3 《悲华经》的研究现状第18页
    2.4 《悲华经》词汇的研究价值第18-20页
3. 《悲华经》词汇系统概貌第20-31页
    3.1 佛教词语第21-24页
    3.2 一般词语第24-31页
        3.2.1 名词第25-26页
        3.2.2 动词第26-27页
        3.2.3 形容词第27-28页
        3.2.4 副词第28-29页
        3.2.5 连词第29页
        3.2.6 介词第29-31页
4. 《悲华经》中的新词和新义第31-80页
    4.1 《悲华经》中的新词第31-57页
        4.1.1 《大词典》失收的新词第31-48页
        4.1.2 《大词典》晚收的新词第48-57页
    4.2 《悲华经》中的新义第57-71页
        4.2.1 《大词典》失收的新义第57-63页
        4.2.2 《大词典》晚收的新义第63-71页
    4.3 《悲华经》中词语新义的衍生途径第71-80页
        4.3.1 实词虚化第71-73页
        4.3.2 同音假借第73-75页
        4.3.3 词义引申第75-78页
        4.3.4 构词成分所表示的意义发生变化第78-80页
5. 《悲华经》中的双音节词构词分析第80-103页
    5.1 《悲华经》中的并列式双音节词第80-88页
        5.1.1 同义并列式双音节词第80-83页
        5.1.2 类义并列式双音节词第83-84页
        5.1.3 反义并列式双音节词第84-85页
        5.1.4 《悲华经》中的同素逆序词第85-88页
    5.2 《悲华经》中的偏正式双音节词第88-92页
    5.3 《悲华经》中的动宾式双音节词第92-94页
    5.4 《悲华经》中的主谓式双音节词第94-95页
    5.5 《悲华经》中的附加式双音节词第95-103页
        5.5.1 词头“第”第95-97页
        5.5.2 词头“可”第97-98页
        5.5.3 词头“相”第98-99页
        5.5.4 词尾“然”第99-100页
        5.5.5 词尾“子”第100-101页
        5.5.6 词尾“自”第101页
        5.5.7 词尾“复”第101-103页
6. 结语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10页
附录:主要引用文献第110-112页
后记第112-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研究
下一篇:出土漢代簡帛文字研究綜述(1914-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