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情推理与高中化学教学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8-10页 |
·国际视野下的创新教育 | 第8-9页 |
·我国的创新教育背景 | 第9-10页 |
·合情推理——一种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理论 | 第10-11页 |
·已经做的工作和论文的框架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合情推理的理论研究 | 第13-39页 |
·合情推理的概念 | 第13-18页 |
·合情推理的起源 | 第13页 |
·乔治·波利亚的合情推理 | 第13-14页 |
·E.T.Jaynes的合情推理 | 第14-17页 |
·我国数学教育界的界定 | 第17-18页 |
·本文的界定 | 第18页 |
·合情推理的分类 | 第18-21页 |
·学术界的分类 | 第18-21页 |
·本文的分类 | 第21页 |
·对合情推理的进一步分析 | 第21-32页 |
·合情推理与创新教育 | 第21-23页 |
·化学史与合情推理 | 第23-25页 |
·合情推理的逻辑 | 第25-30页 |
·合情推理的哲学 | 第30-32页 |
·化学教育中合情推理的相关研究 | 第32-39页 |
·化学教育中的归纳 | 第32-34页 |
·化学教育中的类比 | 第34-39页 |
第三章 合情推理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第39-46页 |
·合情推理的载体 | 第39-42页 |
·合情推理的态度 | 第42-43页 |
·合情推理教学设计 | 第43-46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 | 第46-59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第46-47页 |
·研究对象 | 第47-48页 |
·控制变量 | 第48-54页 |
·教师 | 第48-49页 |
·教材 | 第49-50页 |
·知识点 | 第50-54页 |
·研究工具 | 第54-59页 |
·前测问卷 | 第54-55页 |
·教案设计 | 第55-56页 |
·后测问卷 | 第56-59页 |
第五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59-76页 |
·前测结果及分析 | 第59-66页 |
·前测概况 | 第59-62页 |
·数据分析 | 第62-66页 |
·小结 | 第66页 |
·后测结果及分析 | 第66-73页 |
·后测概况 | 第66-68页 |
·数据分析 | 第68-71页 |
·小结 | 第71-73页 |
·本研究的结论 | 第73-74页 |
·本研究的反思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 | 第81-101页 |
附录1:前测问卷 | 第81-82页 |
附录2:教案设计 | 第82-92页 |
附录3:后测能力问卷 | 第92-97页 |
附录4:后测知识问卷 | 第97-101页 |
答辩委员会签名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