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制度论文--办学形式论文--私立论文

我国教育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研究--基于2010-2014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1.1 选题背景第8页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思路第8-10页
        1.2.1 研究意义第8-9页
        1.2.2 研究思路第9-10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0-11页
        1.3.1 研究方法第10页
        1.3.2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4 关键概念界定第11-13页
        1.4.1 教育第11-12页
        1.4.2 上市公司第12页
        1.4.3 教育类上市公司第12页
        1.4.4 公司的经营绩效第12-13页
    1.5 研究概况第13-15页
        1.5.1 国外企业绩效评价概况第13-14页
        1.5.2 国内企业绩效评价概况第14页
        1.5.3 我国教育上公司经营绩效研究综述第14-15页
    1.6 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研究理论基础第15-18页
        1.6.1 信息经济学与委托代理理论第15页
        1.6.2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15-16页
        1.6.3 教育经济理论第16-18页
第二章 我国教育类上市公司现状分析第18-31页
    2.1 教育类上市公司分类简述第18-23页
    2.2 我国教育类上市公司状况描述第23-26页
        2.2.1 我国教育类上市公司上市时间分析第23-24页
        2.2.2 我国教育类上市公司区域分布分析第24-25页
        2.2.3 我国教育类上市公司规模分析第25-26页
    2.3 经营状况的描述性分析第26-31页
        2.3.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第26-29页
        2.3.2 具体分析解释第29-31页
第三章 教育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第31-39页
    3.1 教育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第31-32页
        3.1.1 系统全面性原则第31页
        3.1.2 科学性原则第31页
        3.1.3 可行性原则第31-32页
        3.1.4 代表性原则第32页
        3.1.5 可比性原则第32页
    3.2 教育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第32-33页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选取依据—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及步骤第33-35页
        3.3.1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第33页
        3.3.2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第33-34页
        3.3.3 因子分析法的步骤第34-35页
    3.4 评价体系的维度确定第35-36页
    3.5 评价体系的具体构建第36-39页
第四章 我国教育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实证分析(比较研究)第39-69页
    4.1 样本指标的确定第39页
    4.2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第39-51页
        4.2.1 样本的选取第39-40页
        4.2.2 数据的来源第40-51页
    4.3 经营绩效的因子分析第51-69页
        4.3.1 样本数据的初步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1-53页
        4.3.2 原始指标的标准化和适用性检验第53-54页
        4.3.3 公共因子的提取及求解初始因子第54-57页
        4.3.4 确定公共因子数并命名经济性解释第57-61页
        4.3.5 计算因子得分第61-63页
        4.3.6 因子得分排名分析第63页
        4.3.7 2014年教育类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分析第63-69页
第五章 实证分析结果评价—基于2010和 2014年23家教育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得分第69-77页
    5.1 可对比性依据的解释第69页
    5.2 两年因子分析结果对比第69-77页
        5.2.1 综合经营绩效得分排名分析第69-71页
        5.2.2 各公共因子的得分结果分析第71-77页
第六章 案例分析—以新南洋(昂立教育)为例第77-85页
    6.1 新南洋(昂立教育)简介第77-78页
        6.1.1 新南洋简介第77-78页
        6.1.2 主营业务第78页
    6.2 新南洋(昂立教育)经营绩效得分结果分析评价第78-83页
        6.2.1 总资产及利润分析第79页
        6.2.2 股权结构分析第79-81页
        6.2.3 新南洋发展良好成因分析第81-83页
    6.3 新南洋(昂立教育)启示第83-85页
第七章 对策建议及总结第85-92页
    7.1 我国教育类上市公司发展的对策意见第85-87页
        7.1.1 微观层面—教育类上市公司自身经营第85页
        7.1.2 产业层面—教育产业内部发展第85-86页
        7.1.3 宏观层面—国际国内区域政策环境因素第86-87页
    7.2 本文结论第87-89页
    7.3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89-90页
    7.4 本文不足和展望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4页
致谢第94-9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中的互动行为分析与促进策略研究--基于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平台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公平观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