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语表 | 第7-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1页 |
1.1 猪霍乱沙门氏菌的概述 | 第13-15页 |
1.2 猪霍乱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2.1 传统检测方法 | 第15页 |
1.2.2 快速检测方法 | 第15-17页 |
1.3 不同标记物在免疫层析方法中的应用 | 第17-20页 |
1.3.1 荧光微球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2 磁珠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3 金磁微粒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0-21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基于荧光微球的猪霍乱沙门氏菌免疫层析方法 | 第21-32页 |
2.1 前言 | 第21-22页 |
2.2 实验仪器和耗材 | 第22-23页 |
2.2.1 实验菌株 | 第22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2.2.3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2.2.4 实验试剂的配制 | 第23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2.3.1 细菌的培养和计数 | 第23页 |
2.3.2 腹水的纯化 | 第23-24页 |
2.3.3 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组装 | 第24页 |
2.3.4 免疫荧光微球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24-25页 |
2.3.5 检测线抗体浓度的优化 | 第25页 |
2.3.6 试纸条灵敏度实验 | 第25页 |
2.3.7 试纸条特异性实验 | 第25-26页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2.4.1 抗体投入量的优化结果 | 第26-27页 |
2.4.2 偶联体系pH优化结果 | 第27-28页 |
2.4.3 检测线抗体浓度的优化结果 | 第28-29页 |
2.4.4 灵敏度实验的结果 | 第29-30页 |
2.4.5 特异性实验的结果 | 第30页 |
2.5 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基于免疫磁珠富集分离猪霍乱沙门氏菌的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方法 | 第32-44页 |
3.1 前言 | 第32-33页 |
3.2 实验仪器和耗材 | 第33-34页 |
3.2.1 实验菌株 | 第33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3.2.3 实验试剂 | 第34页 |
3.2.4 实验试剂的配制 | 第34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4-37页 |
3.3.1 免疫磁珠的制备 | 第34页 |
3.3.2 抗体投入量的优化 | 第34-35页 |
3.3.3 免疫磁珠用量的优化 | 第35页 |
3.3.4 免疫磁珠对不同浓度猪霍乱沙门氏菌的捕获 | 第35页 |
3.3.5 免疫磁珠的特异性分析 | 第35页 |
3.3.6 热处理条件的优化 | 第35-36页 |
3.3.7 结合免疫磁分离的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IMB-FM-ICTS)和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FM-ICTS)灵敏度的比较 | 第36页 |
3.3.8 结合免疫磁分离的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特异性的实验 | 第36-37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43页 |
3.4.1 抗体投入量的优化结果 | 第37-38页 |
3.4.2 免疫磁珠用量的优化结果 | 第38-39页 |
3.4.3 对不同菌浓度的猪霍乱沙门氏菌的捕获结果 | 第39-40页 |
3.4.4 免疫磁珠特异性实验的结果 | 第40页 |
3.4.5 热处理条件的优化结果 | 第40-41页 |
3.4.6 结合免疫磁分离的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IMB-FM-ICTS)和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FM-ICTS)灵敏度的比较结果 | 第41-42页 |
3.4.7 结合免疫磁分离的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特异性实验结果 | 第42-43页 |
3.5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基于金磁微粒的猪霍乱沙门氏菌免疫层析方法 | 第44-60页 |
4.1 前言 | 第44-45页 |
4.2 实验仪器和耗材 | 第45-46页 |
4.2.1 实验菌株 | 第45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45-46页 |
4.2.3 实验试剂 | 第46页 |
4.2.4 实验试剂的配制 | 第46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6-51页 |
4.3.1 免疫胶体金的制备 | 第46页 |
4.3.2 金磁微粒的表征 | 第46-47页 |
4.3.3 免疫金磁分离富集猪霍乱沙门氏菌方法的建立 | 第47页 |
4.3.4 免疫金磁微粒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47-48页 |
4.3.5 免疫金磁微粒用量的优化 | 第48页 |
4.3.6 对免疫金磁微粒的评价 | 第48-49页 |
4.3.7 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 | 第49页 |
4.3.8 基于金磁微粒的猪霍乱沙门氏菌免疫层析试纸条的评价 | 第49-50页 |
4.3.9 金磁微粒免疫层析试纸条对牛奶中猪霍乱沙门氏菌的检测 | 第50-51页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59页 |
4.4.1 透射电镜结果 | 第51-52页 |
4.4.2 紫外-可见光扫描结果 | 第52页 |
4.4.3 偶联体系pH的优化结果 | 第52-53页 |
4.4.4 抗体投入量的优化结果 | 第53-54页 |
4.4.5 免疫金磁微粒用量的优化结果 | 第54-55页 |
4.4.6 对不同菌浓度猪霍乱沙门氏菌的优化结果 | 第55页 |
4.4.7 免疫金磁微粒的特异性结果 | 第55-56页 |
4.4.8 基于金磁微粒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灵敏度结果 | 第56-57页 |
4.4.9 基于金磁微粒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特异性结果 | 第57-58页 |
4.4.10 对牛奶样本的检测结果 | 第58-59页 |
4.5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结论 | 第60页 |
5.1.1 基于荧光微球的猪霍乱沙门氏菌免疫层析方法 | 第60页 |
5.1.2 基于免疫磁珠富集分离猪霍乱沙门氏菌的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方法 | 第60页 |
5.1.3 基于金磁微粒的猪霍乱沙门氏菌免疫层析方法 | 第60页 |
5.2 展望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附录1 菌种目录 | 第70-72页 |
附录2 仪器设备 | 第72-73页 |
附录3 实验试剂 | 第73-75页 |
附录4 试剂配制 | 第75-76页 |
个人介绍 | 第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