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基坑工程简介 | 第11-14页 |
1.2.1 基坑工程的特点 | 第11-12页 |
1.2.2 基坑的支护类型 | 第12-14页 |
1.3 基坑开挖对地表变形及建筑物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基坑开挖引起周边建筑变形机理和建筑变形控制指标 | 第17-36页 |
2.1 岩土压力 | 第17-21页 |
2.2 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物变形机理分析 | 第21-29页 |
2.2.1 基坑开挖变形机理 | 第21-24页 |
2.2.2 基坑开挖引起邻近建筑物变形机理 | 第24-29页 |
2.3 建筑物变形控制标准 | 第29-34页 |
2.3.1 波兰标准 | 第30-31页 |
2.3.2 前苏联标准 | 第31-32页 |
2.3.3 英国标准 | 第32页 |
2.3.4 中国建筑标准 | 第32-34页 |
2.4 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依托工程介绍及模型的建立 | 第36-58页 |
3.1 项目的概况 | 第36-39页 |
3.1.1 总体概况 | 第36页 |
3.1.2 本站概况 | 第36-37页 |
3.1.3 工程地质概况 | 第37页 |
3.1.4 水文地质概况 | 第37-38页 |
3.1.5 周边风险源分析 | 第38-39页 |
3.2 有限元模拟的基本原理 | 第39-49页 |
3.2.1 岩土体材料本构模型 | 第40页 |
3.2.2 岩土体弹塑性理论分析 | 第40-45页 |
3.2.3 岩土体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 第45-49页 |
3.3 模型建立 | 第49-56页 |
3.3.1 建筑模型的确定 | 第50-51页 |
3.3.2 基坑模型的选定 | 第51-56页 |
3.4 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开挖模拟及现场实测数据分析 | 第58-71页 |
4.1 基坑开挖工况下建筑物基础变形 | 第58-70页 |
4.1.1 房屋沉降监测点布设 | 第58-59页 |
4.1.2 土体变形模拟计算结果 | 第59-60页 |
4.1.3 房屋基础沉降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 第60-70页 |
4.2 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建筑物沉降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第71-85页 |
5.1 基坑开挖对建筑物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 第71-84页 |
5.1.1 模型建立 | 第71-73页 |
5.1.2 模拟工况组合 | 第73-78页 |
5.1.3 基坑开挖深度H的影响 | 第78-81页 |
5.1.4 基坑与建筑物距离S的影响 | 第81-84页 |
5.2 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现场施工控制措施探讨 | 第85-90页 |
6.1 基坑施工控制措施 | 第85-86页 |
6.2 监测方案 | 第86-89页 |
6.3 小结 | 第89-90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90-92页 |
7.1 结论 | 第90页 |
7.2 展望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
参考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