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古代语法(文言语法)论文

《庄子》名词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9-13页
    第一节 《庄子》的基本情况第9-11页
        一、《庄子》的版本流传及历代注家情况第9页
        二、《庄子》词汇的研究现状第9-11页
    第二节 《庄子》名词的研究意义第11-13页
        一、研究方法第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三、材料来源第12-13页
第一章 《庄子》名词的分类第13-21页
    第一节 名词的分类标准第13-20页
        一、字、词、词组和词的义位第13-19页
        二、名词第19-20页
    第二节 《庄子》名词的分类第20-21页
第二章 《庄子》名词的结构分类与分析第21-39页
    第一节 单纯词的语音结构类型第21页
        一、双声联绵词第21页
        二、叠韵联绵词第21页
        三、非双声叠韵联绵词第21页
    第二节 复合词的语法结构类型第21-37页
        一、偏正式复合词第21-33页
        二、联合式复合词第33-36页
        三、述宾式复合词第36页
        四、主谓式复合词第36-37页
        五、附加式复合词第37页
        六、重叠式复合词第37页
    第三节 分类统计说明第37-39页
        一、构词音节方面第37-38页
        二、构词方式方面第38页
        三、构词词素方面第38-39页
第三章 《庄子》名词的意义分类与分析第39-61页
    第一节 实体名词与抽象名词第39-49页
        一、实体名词第39-47页
        二、抽象名词第47-48页
        三、分类统计说明第48-49页
    第二节 专有名词与次专名词第49-56页
        一、专有名词第49-55页
        二、次专名词第55页
        三、分类统计说明第55-56页
    第三节 本原规律类抽象名词第56-61页
        一、《庄子》与《老子》名词使用之同第56页
        二、《庄子》与《老子》名词使用之异第56-60页
        三、构词方式第60页
        四、意义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庄子》名词的文化意义阐述第61-70页
    第一节 《庄子》名词所反映的哲学内容第61-64页
        一、《庄子》名词所反映的思维方式第61-63页
        二、《庄子》名词所反映的思维方式的演化第63-64页
    第二节 《庄子》名词所反映的人物文化第64-67页
        一、人物类型解析第64-65页
        二、人物结构层次第65-67页
    第三节 《庄子》名词所反映的美学和文学内容第67-68页
    第四节 《庄子》名词所反映的社会文化风貌第68-70页
附表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5-7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先秦诸子“德”论研究
下一篇:中国上市公司管理股权激励机制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