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第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1. 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 | 第8-9页 |
2. 阅读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 | 第9页 |
3. 阅读方式的不断发展 | 第9-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 文献研究法 | 第11页 |
2. 教学案例分析法 | 第11-12页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的解读 | 第13-20页 |
1.1 课程标准中关于现代文阅读的课程目标 | 第13-15页 |
1.1.1 阅读与鉴赏的总目标 | 第13-14页 |
1.1.2 阅读与鉴赏教学建议 | 第14-15页 |
1.2 分析“新考纲”中现代文阅读的考点 | 第15-18页 |
1.2.1 “新考纲”中关于现代文阅读的考点分析 | 第15页 |
1.2.2 从2011—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现代文阅读试题解读“新考纲” | 第15-18页 |
1.3 新课标与新考纲在现代文阅读题中的交汇点 | 第18-20页 |
1.3.1 文本的选择 | 第18页 |
1.3.2 能力的要求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语文的现代文试题分析 | 第20-23页 |
2.1 高考语文课标卷现代文试题的命题特点 | 第20-21页 |
2.1.1 选材的一般特点 | 第20页 |
2.1.2 考查内容和命题角度的特点 | 第20-21页 |
2.2 高考语文课标卷现代文试题的题型设计分析 | 第21页 |
2.3 高考语文课标卷现代文试题的答案设计分析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新课程背景下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 第23-39页 |
3.1 三大类文本的阅读策略 | 第23-30页 |
3.1.1 论述类文本的阅读策略 | 第23-25页 |
3.1.2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策略——小说和散文 | 第25-29页 |
3.1.3 实用类文本的阅读策略——人物传记 | 第29-30页 |
3.2 现代文阅读的课堂教学策略 | 第30-39页 |
3.2.1 文本解读的策略 | 第30-35页 |
3.2.2 思维训练的策略 | 第35-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附录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