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4.1 对社区建设的研究 | 第12-13页 |
1.4.2 对基层治理的研究 | 第13-14页 |
1.4.3 对社会工作机构的研究 | 第14-15页 |
1.5 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1.5.1 治理理论 | 第15-17页 |
1.5.2 社会建构论 | 第17页 |
1.6 研究内容及方案 | 第17-19页 |
1.6.1 学术构想与思路 | 第17-18页 |
1.6.2 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社会工作机构产生并参与社区建设的原因 | 第19-21页 |
2.1 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19页 |
2.2 政府转变执政方式的需要 | 第19-21页 |
第3章 社会工作机构与社区各种相关组织的关系 | 第21-25页 |
3.1 社会工作机构与街道办事处的关系 | 第21-22页 |
3.2 社会工作机构与居委会的关系 | 第22-23页 |
3.3 社会工作机构与“社区青年汇”等社会组织的关系 | 第23-25页 |
第4章 当前社会工作机构参与社区建设的模式 | 第25-41页 |
4.1 项目合作式参与模式 | 第25-36页 |
4.1.1 项目合作式参与模式的优点 | 第35页 |
4.1.1.1 节省人力成本和资金 | 第35页 |
4.1.1.2 目标明晰,分工明确,考核评估方便 | 第35页 |
4.1.2 项目合作式参与模式的缺点 | 第35-36页 |
4.2. 过程性参与式模式 | 第36-37页 |
4.2.1 服务领域和对象 | 第36页 |
4.2.2 一街一社工的运作机制 | 第36-37页 |
4.3 孵化社区小型社会组织模式 | 第37-41页 |
4.3.1 什么是社会组织孵化园 | 第37页 |
4.3.2 社会组织孵化园的服务对象和领域 | 第37-38页 |
4.3.3 社会组织孵化园的运营模式 | 第38-39页 |
4.3.4 社会组织孵化园的发展方向 | 第39-41页 |
第5章 当前社会工作机构参与社区建设的困境 | 第41-44页 |
5.1 外部环境困境 | 第41-42页 |
5.1.1 政策支持可执行度低 | 第41页 |
5.1.2 行政管理封闭性导致的难介入性 | 第41页 |
5.1.3 其他同类社会组织导致的竞争性 | 第41-42页 |
5.2 机构自身的困境 | 第42-44页 |
5.2.1 制度建设不健全 | 第42页 |
5.2.2 机构提供的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 | 第42-43页 |
5.2.3 机构人员流失率高 | 第43-44页 |
第6章 社会工作机构参与社区建设长足发展的道路探索 | 第44-46页 |
6.1 政府方面 | 第44-45页 |
6.1.1 给予资金的支持 | 第44页 |
6.1.2 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第44页 |
6.1.3 完善对社会工作机构的资金监管体系 | 第44-45页 |
6.2 机构方面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