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3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1.2 世界祖母绿矿床的分布 | 第11-14页 |
1.2.1 南美洲 | 第12页 |
1.2.2 亚洲 | 第12-13页 |
1.2.3 非洲 | 第13-14页 |
1.2.4 欧洲 | 第14页 |
1.2.5 大洋洲 | 第14页 |
1.2.6 北美洲 | 第14页 |
1.3 祖母绿的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1.3.1 祖母绿的宝石学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祖母绿的矿床学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3.3 尼日利亚祖母绿的研究现状 | 第21页 |
1.4 研究方案和内容 | 第21-22页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特征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样品基本特征、实验方法和条件 | 第25-33页 |
3.1 样品描述 | 第25-30页 |
3.2 实验仪器、方法和条件 | 第30-31页 |
3.2.1 折射仪、密度仪、二色镜、紫外灯等 | 第30页 |
3.2.2 Zesis宝石显微镜+Nikon显微照相机 | 第30页 |
3.2.3 电子探针EMPA | 第30页 |
3.2.4 红外光谱仪 | 第30页 |
3.2.5 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和显微拉曼光谱仪 | 第30-31页 |
3.2.6 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谱仪 | 第31页 |
3.3 基本宝石学参数 | 第31-33页 |
3.3.1 相对密度 | 第31页 |
3.3.2 折射率 | 第31页 |
3.3.3 多色性 | 第31-32页 |
3.3.4 发光性 | 第32页 |
3.3.5 查尔斯滤色镜检查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化学成分测试和分析 | 第33-44页 |
4.1 尼日利亚祖母绿的化学成分分析 | 第33-38页 |
4.2 成分环带分析 | 第38-40页 |
4.3 包裹体成分分析 | 第40-44页 |
第五章 尼日利亚祖母绿的光谱特征 | 第44-54页 |
5.1 红外光谱 | 第44-46页 |
5.2 拉曼光谱 | 第46页 |
5.3 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谱 | 第46-49页 |
5.4 流体包裹体的成分分析 | 第49-54页 |
5.4.1 显微红外光谱 | 第50-51页 |
5.4.2 显微拉曼光谱 | 第51-54页 |
第六章 尼日利亚祖母绿的内部特征 | 第54-74页 |
6.1 宝石包裹体的分类 | 第54-55页 |
6.2 宝石包裹体的研究方法 | 第55页 |
6.3 尼日利亚祖母绿的内部特征 | 第55-72页 |
6.3.1 固体包体 | 第55-64页 |
6.3.2 裂隙、流体包体和空洞 | 第64-69页 |
6.3.3 生长结构和色带 | 第69-72页 |
6.4 尼日利亚与其他产地祖母绿内部特征的对比 | 第72-7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 | 第81-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