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引言 | 第10-17页 |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3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2.1 国外地图教学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2.2 国内地图教学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 1.3.1 问卷调查法 | 第15页 |
| 1.3.2 统计归纳法 | 第15页 |
| 1.3.3 访谈法 | 第15-16页 |
| 1.3.4 案例分析法 | 第16-17页 |
| 2. 理论依据 | 第17-19页 |
| 2.1 地理教学论 | 第17页 |
| 2.2 教育心理学理论 | 第17-18页 |
| 2.2.1 多元智力理论 | 第17页 |
| 2.2.2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 第17-18页 |
| 2.2.3 心理学辅助作用 | 第18页 |
| 2.3 地图教学的地图学依据 | 第18-19页 |
| 3. 地图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 第19-31页 |
| 3.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材存在问题 | 第19-26页 |
| 3.1.1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地图的组成 | 第19-22页 |
| 3.1.2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地图设置的特色分析 | 第22-24页 |
| 3.1.3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地图设置的主要问题 | 第24-26页 |
| 3.2 地图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 第26-31页 |
| 3.2.1 调查目的 | 第26页 |
| 3.2.2 调查对象及方式 | 第26页 |
| 3.2.3 调查内容 | 第26页 |
| 3.2.4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6-31页 |
| 4. 区域地理地图教学策略 | 第31-39页 |
| 4.1 地图编写 | 第31-32页 |
| 4.1.1 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 第31页 |
| 4.1.2 增加地图的多样性 | 第31页 |
| 4.1.3 增加地图的表现力 | 第31-32页 |
| 4.2 教学过程 | 第32-36页 |
| 4.2.1 任务驱动教学 | 第32页 |
| 4.2.2 问题探究教学 | 第32-33页 |
| 4.2.3 思维发散地图教学 | 第33-34页 |
| 4.2.4 知识建构地图教学 | 第34-35页 |
| 4.2.5 多媒体及网络地图教学 | 第35-36页 |
| 4.3 学生地图学习 | 第36-37页 |
| 4.3.1 读图能力培养 | 第36页 |
| 4.3.2 分析地图 | 第36页 |
| 4.3.3 绘图习惯的培养 | 第36-37页 |
| 4.4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 第37-38页 |
| 4.4.1 明确教学目标,转变观念 | 第37页 |
| 4.4.2 加强地图专业培训 | 第37-38页 |
| 4.5 学校和考试制度的改进 | 第38-39页 |
| 4.5.1 重视地理教学,营造良好氛围 | 第38页 |
| 4.5.2 转变考核方式,注重能力培养 | 第38-39页 |
| 5. 教学案例——荒漠化的治理 | 第39-45页 |
| 结语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附录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