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研究基础 | 第14-22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2.1.1 相关概念分析 | 第14-17页 |
2.1.2 多屏幕泛在化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2 技术基础 | 第19-22页 |
2.2.1 内容的自适应呈现 | 第20页 |
2.2.2 内容同步 | 第20-21页 |
2.2.3 流媒体技术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多屏幕泛在化移动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33页 |
3.1 学习者分析 | 第22-24页 |
3.1.1 相关角色分析 | 第22-23页 |
3.1.2 学习者特点分析 | 第23-24页 |
3.2 多屏幕学习中主要媒体设备分析 | 第24-29页 |
3.2.1 学习设备分析 | 第24-26页 |
3.2.2 多屏幕泛在化移动学习中学习者与多屏幕之间的交互模式 | 第26-29页 |
3.3 社会活动分析 | 第29-33页 |
3.3.1 多屏幕泛在化移动学习的主要活动形式 | 第29-30页 |
3.3.2 多屏幕泛在化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 | 第30-33页 |
第四章 泛在化移动学习设计框架的研究与设计 | 第33-41页 |
4.1 设计框架的宏观结构与内容分析 | 第33-36页 |
4.1.1 宏观框架设计要素分析 | 第33-35页 |
4.1.2 框架的宏观设计 | 第35-36页 |
4.2 多屏幕移动学习设计框架的详细内容与分析 | 第36-38页 |
4.2.1 设计框架的详细内容与结构 | 第36页 |
4.2.2 设计框架的内容分析 | 第36-38页 |
4.3 设计原则分析 | 第38-41页 |
4.3.1 多屏幕泛在化移动学习的设计原则分析 | 第38页 |
4.3.2 多屏幕在课堂外学习中的设计要点 | 第38-39页 |
4.3.3 相关案例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框架的应用评估及结果分析 | 第41-55页 |
5.1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41页 |
5.2 课程设计概述 | 第41页 |
5.3 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第41-53页 |
5.3.1 学习目标分析 | 第42页 |
5.3.2 学习环境分析 | 第42-46页 |
5.3.3 学习体验分析 | 第46-48页 |
5.3.4 课程设计与框架的对应关系 | 第48-49页 |
5.3.5 结果分析 | 第49-53页 |
5.4 结论与建议 | 第53-55页 |
5.4.1 结论 | 第53-54页 |
5.4.2 建议 | 第54-5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9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55-56页 |
6.2 研究结论 | 第56页 |
6.3 创新点 | 第56-57页 |
6.4 反思与展望 | 第57-59页 |
6.4.1 研究的反思 | 第57-58页 |
6.4.2 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