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7-9岁儿童绘画作品及其情感研究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 儿童绘画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2. 儿童绘画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儿童绘画——成长的需要 | 第16-22页 |
(一)儿童绘画概念的界定 | 第16页 |
(二)儿童绘画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1. 精神分析理论 | 第16-17页 |
2. 认知发展理论 | 第17页 |
3. 思维发展理论 | 第17-18页 |
4. 艺术张力理论 | 第18页 |
(三)影响儿童绘画的因素 | 第18-20页 |
1. 教师与课堂因素 | 第18-19页 |
2. 社会文化因素 | 第19页 |
3. 环境因素 | 第19页 |
4. 家庭与儿童自身因素 | 第19-20页 |
(四)家长、学校、社会对儿童绘画的态度 | 第20-22页 |
1. 家长评判角度—“像或不像” | 第20页 |
2. 学校评判角度—教学模式 | 第20-21页 |
3. 校外美术培训机构角度—美术技能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从情感表达角度看儿童绘画 | 第22-26页 |
(一)研究 7-9 岁儿童绘画的原因 | 第22-23页 |
(二)儿童绘画的动机 | 第23-24页 |
1. 来源于儿童的记忆 | 第23-24页 |
2. 来源于儿童的想象 | 第24页 |
3. 来源于儿童的认知 | 第24页 |
(三)儿童绘画情感体现的复杂性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儿童绘画中情感表达形式分析 | 第26-40页 |
(一)儿童绘画日常行为习惯分析 | 第26-30页 |
1. 儿童绘画的抵触性分析 | 第26-27页 |
2. 儿童绘画中的情感释放分析 | 第27-29页 |
3. 儿童绘画的自我保护性分析 | 第29-30页 |
4. 儿童绘画的遗漏行为分析 | 第30页 |
(二)儿童绘画主题内容解析 | 第30-34页 |
1. 人物形象类主题内容解析 | 第30-32页 |
2. 花草树木类主题内容解析 | 第32-33页 |
3. 场景建筑类主题内容解析 | 第33-34页 |
(三)儿童绘画表达性质解析 | 第34-35页 |
1. 表象性 | 第34-35页 |
2. 相关性 | 第35页 |
(四)特殊类型儿童绘画的分析 | 第35-40页 |
1. 身体残疾类儿童绘画分析 | 第35-36页 |
2. 心理创伤类儿童绘画分析 | 第36-37页 |
3. 学习压抑类儿童绘画分析 | 第37-38页 |
4. 精神抑郁类儿童绘画分析 | 第38-39页 |
5. 多动障碍类儿童绘画分析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儿童绘画及情感的教学案例分析 | 第40-52页 |
(一)尊重孩子的主观表现 | 第40-41页 |
1. 自由表达 | 第40页 |
2. 自主表达 | 第40-41页 |
(二)发挥绘画的指导作用 | 第41-42页 |
1. 对主观意识的指导 | 第41-42页 |
2. 对情绪释放的指导 | 第42页 |
(三)艺术治疗的有效使用 | 第42-43页 |
1. 处理儿童的情绪问题 | 第43页 |
2. 改善儿童的社交能力 | 第43页 |
(四)儿童绘画的教学案例 | 第43-52页 |
1. 教学案例相关信息说明 | 第43-45页 |
2. 7 岁儿童绘画作业分析 | 第45-47页 |
3. 8 岁儿童绘画作业分析 | 第47-49页 |
4. 9 岁儿童绘画作业分析 | 第49-50页 |
5. 7-9 岁儿童绘画作业分析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一)有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 第52-53页 |
(二)有助于儿童美术素养的提高 | 第53页 |
(三)有助于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 | 第53-54页 |
注释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