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9-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5页 |
三、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第一章 影视作品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主要理论依据 | 第18-27页 |
第一节 媒介素养理论 | 第18-21页 |
第二节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1-23页 |
第三节 把关人理论 | 第23-27页 |
第二章 影视作品应用于历史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 第27-43页 |
第一节 影视作品对历史教学三维目标实现的作用 | 第27-35页 |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 | 第27-29页 |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 | 第29-32页 |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 第32-35页 |
第二节 影视作品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历史教学的意义 | 第35-43页 |
一、 有助于更新教学观念 | 第36-37页 |
二、 有助于重构课堂教学 | 第37-40页 |
三、 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 | 第40-43页 |
第三章 影视作品在教学中的应用——以《抗日战争》为例 | 第43-53页 |
第一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第43-45页 |
第二节 描绘战势,强化重点 | 第45-48页 |
第三节 深入探究,击破难点 | 第48-50页 |
第四节 直面历史,情感升华 | 第50-53页 |
第四章 历史影视作品在课堂教学之外的延伸 | 第53-68页 |
第一节 历史探究性学习 | 第53-56页 |
第二节 历史影视剧赏析课 | 第56-63页 |
一、 影视剧的选择 | 第57-58页 |
二、 合理处理赏析课和正课之间的关系 | 第58-59页 |
三、 用批判的态度慎待“伪史剧” | 第59-60页 |
四、 辅导学生写影评 | 第60-63页 |
第三节 历史课外兴趣活动 | 第63-68页 |
一、 历史课本剧表演活动 | 第63-65页 |
二、 历史辩论赛、手抄报活动 | 第65-68页 |
结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