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移动互联平台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以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的某一课程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 研究问题第13页
    1.4 研究目的第13页
    1.5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6 论文结构第14-15页
    1.7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现状分析第16-26页
    2.1 相关理论基础第16-19页
        2.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6-17页
        2.1.2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第17-18页
        2.1.3 最近发展区理论第18页
        2.1.4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第18-19页
    2.2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3页
        2.2.1 翻转课堂第19-21页
        2.2.2 互动教学第21-22页
        2.2.3 UMU互动学习平台简介第22-23页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23-25页
        2.3.1 国内研究现状第23-24页
        2.3.2 国外研究现状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基于UMU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构建第26-46页
    3.1 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的翻转课堂基础第26-28页
    3.2 教学分析第28-31页
        3.2.1 学习者分析第28页
        3.2.2 教学内容分析第28-29页
        3.2.3 教学目标分析第29-30页
        3.2.4 教学环境分析第30-31页
    3.3 基于UMU平台的翻转课堂学习资源设计第31-41页
        3.3.1 自主学习单设计第31-35页
        3.3.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第35-40页
        3.3.3 课前及课后测试设计与开发第40-41页
    3.4 基于UMU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第41-45页
        3.4.1 学习资源设计开发第42页
        3.4.2 课前学习阶段第42-44页
        3.4.3 课中辅导阶段第44-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基于UMU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应用研究第46-83页
    4.1《五点法作正弦函数图像》课程实践研究前期准备第46-49页
        4.1.1 实验对象分析第46-48页
        4.1.2 实验教学目标分析第48-49页
        4.1.3 实验内容分析第49页
        4.1.4 实验环境分析第49页
    4.2 研究安排与数据收集第49-51页
        4.2.1 研究安排第49-50页
        4.2.2 数据收集第50-51页
    4.3 第一轮研究第51-61页
        4.3.1 设计——第一轮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案设计第51-54页
        4.3.2 实施第54-57页
        4.3.3 分析第57-60页
        4.3.4 反思第60-61页
    4.4 第二轮研究第61-71页
        4.4.1 设计——第二轮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案设计第61-64页
        4.4.2 实施第64-68页
        4.4.3 分析第68-71页
        4.4.4 反思第71页
    4.5 第三轮研究第71-83页
        4.5.1 设计——第三轮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案设计第71-75页
        4.5.2 实施第75-77页
        4.5.3 分析第77-82页
        4.5.4 反思第82-83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83-85页
    5.1 研究结论第83-84页
        5.1.1 移动互联平台优势第83页
        5.1.2 基于移动互联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第83页
        5.1.3 建议第83-84页
    5.2 研究展望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附录A第88-90页
附录B第90-9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2-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本漫画改编真人电影叙事和审美研究
下一篇:财政分权视角下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基于空间动态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