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食用油脂加工工业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油脂加工过程中缩水甘油酯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脱除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2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缩水甘油酯简介第13-16页
        1.2.1 缩水甘油酯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第13-14页
        1.2.2 缩水甘油酯的毒性及安全性评价第14-15页
        1.2.3 缩水甘油酯的来源及污染情况第15-16页
    1.3 缩水甘油酯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第16-23页
        1.3.1 缩水甘油酯的直接检测方法第16-19页
        1.3.2 缩水甘油酯的间接检测方法第19-21页
        1.3.3 直接法与间接法的比较第21-22页
        1.3.4 其他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第22-23页
    1.4 影响缩水甘油酯形成因素的研究进展第23-27页
        1.4.1 前驱物对缩水甘油酯含量的影响第23-24页
        1.4.2 精炼工艺对缩水甘油酯含量的影响第24-27页
    1.5 缩水甘油酯的控制手段的研究进展第27-29页
        1.5.1 降低原料中缩水甘油酯的前驱物第27-28页
        1.5.2 优化精炼工艺第28页
        1.5.3 成品油中缩水甘油酯含量的控制第28-29页
        1.5.4 油脂使用过程中避免缩水甘油酯的形成第29页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第29-32页
        1.6.1 研究意义第29-30页
        1.6.2 研究目的第30页
        1.6.3 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二章 GC-MS联用测定食用油脂中GES的方法的建立第32-47页
    2.1 引言第32-33页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3-34页
        2.2.1 实验材料第33页
        2.2.2 实验仪器第33-34页
    2.3 试验方法第34-37页
        2.3.1 试剂的配制第34页
        2.3.2 标准溶液的配制第34页
        2.3.3 样品前处理第34-35页
        2.3.4 GC-MS检测第35-36页
        2.3.5 分析方法验证第36页
        2.3.6 油脂中GEs含量计算方法第36-37页
        2.3.7 数据分析第37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7-45页
        2.4.1 d53MCPD和 3-MCPD衍生物的定性定量分析第37-38页
        2.4.2 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第38-39页
        2.4.3 衍生化反应的优化第39-42页
        2.4.4 GC-MS条件优化第42-43页
        2.4.5 分析方法评价第43-44页
        2.4.6 方法的比较第44-45页
        2.4.7 GC-MS检测法的应用第45页
    2.5 本章小节第45-47页
第三章 影响GES形成的因素研究第47-62页
    3.1 引言第47-48页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48-49页
        3.2.1 实验材料第48页
        3.2.2 实验仪器第48-49页
    3.3 试验方法第49-50页
        3.3.1 样品中GEs的检测方法第49页
        3.3.2 样品中甘二酯的检测方法第49页
        3.3.3 棕榈油加热试验方法第49页
        3.3.4 食用油脂的储藏试验方法第49页
        3.3.5 数据分析第49-50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50-60页
        3.4.1 油脂种类对GEs含量的影响第50-52页
        3.4.2 食用油脂中甘二酯含量和GEs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第52-53页
        3.4.3 油脂精炼工艺对GEs产生的影响第53-57页
        3.4.4 加热温度和时间对GEs生成的影响第57-59页
        3.4.5 储藏对GEs生成的影响第59-60页
    3.5 本章小节第60-62页
第四章 吸附降低食用油脂中GES的研究第62-76页
    4.1 引言第62-63页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63-64页
        4.2.1 实验材料第63-64页
        4.2.2 实验仪器第64页
    4.3 试验方法第64-66页
        4.3.1 样品中GEs的检测方法第64页
        4.3.2 棕榈油的吸附试验方法第64-65页
        4.3.3 食用油脂氧化稳定性的测定方法第65页
        4.3.4 食用油脂酸价的测定方法第65页
        4.3.5 食用油脂色度的测定方法第65页
        4.3.6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65-66页
        4.3.7 数据分析第66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66-74页
        4.4.1 吸附剂种类对GEs含量的影响第66-68页
        4.4.2 吸附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68-71页
        4.4.3 吸附对样品油品质的影响第71-72页
        4.4.4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72-74页
    4.5 本章小节第74-76页
结论与展望第76-80页
参考文献第80-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附件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三尖瓣瓣环位移差对正常中、晚孕胎儿心功能的定量研究
下一篇: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眼底病变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