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2-18页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0.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0.1.2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0.2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0.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0.4 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17-18页 |
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1.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1.1.1 国外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理论分析综述 | 第18-19页 |
1.1.2 国外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综述 | 第19-20页 |
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20-22页 |
1.2.1 国内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理论分析综述 | 第20-21页 |
1.2.2 国内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综述 | 第21-22页 |
2 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理论模型 | 第22-28页 |
2.1 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传统理论 | 第22-25页 |
2.1.1 完全竞争市场下全覆盖模型 | 第22-23页 |
2.1.2 完全竞争市场下两部门模型 | 第23-24页 |
2.1.3 买方垄断市场就业模型 | 第24-25页 |
2.2 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拓展分析 | 第25-28页 |
2.2.1 最低工资的收入分配效应对就业的影响 | 第25-26页 |
2.2.2 最低工资的激励效应对就业的影响 | 第26页 |
2.2.3 最低工资通过人力资本对就业的影响 | 第26-28页 |
3 我国最低工资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8-38页 |
3.1 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现状分析 | 第28-36页 |
3.1.1 我国最低工资的运行方式 | 第28-29页 |
3.1.2 中国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比较 | 第29-32页 |
3.1.3 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 | 第32-34页 |
3.1.4 最低工资与人均GDP | 第34-36页 |
3.2 我国最低工资现存问题分析 | 第36-38页 |
3.2.1 最低工资立法级别偏低 | 第36页 |
3.2.2 最低工资的适用主体范围带有局限性 | 第36页 |
3.2.3 企业违规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 第36-37页 |
3.2.4 监管体系不完善 | 第37-38页 |
4 我国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计量检验 | 第38-47页 |
4.1 模型选定 | 第38-39页 |
4.2 数据来源 | 第39页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9-47页 |
4.3.1 全国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计量检验 | 第39-41页 |
4.3.2 东部地区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计量检验 | 第41-43页 |
4.3.3 中部地区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计量检验 | 第43-44页 |
4.3.4 西部地区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计量检验 | 第44-47页 |
5 优化我国最低工资的对策建议 | 第47-52页 |
5.1 增强我国最低工资的法律效力 | 第47-48页 |
5.2 拓宽最低工资的适用范围 | 第48页 |
5.3 细化最低工资标准的分类 | 第48-49页 |
5.4 大力宣传最低工资政策,提高最低工资的认知度 | 第49页 |
5.5 建立健全最低工资的监督体系 | 第49-50页 |
5.6 完善最低工资与就业相配套的措施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