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燃油箱结构仿真设计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2 汽车燃油箱结构仿真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2章 结构有限元分析理论及工具 | 第20-26页 |
2.1 前言 | 第20页 |
2.2 有限元概念及基本原理 | 第20-23页 |
2.2.1 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2.2.2 有限元法的分析过程 | 第21-22页 |
2.2.3 常见单元 | 第22-23页 |
2.3 本文中使用的建模及分析软件 | 第23-24页 |
2.3.1 Hyperworks软件介绍 | 第23-24页 |
2.3.2 Abaqus软件介绍 | 第24页 |
2.3.3 Lsdyna软件介绍 | 第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汽车燃油箱振动性能分析与静压分析 | 第26-46页 |
3.1 汽车燃油箱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6-30页 |
3.1.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26页 |
3.1.2 抽取中面 | 第26-27页 |
3.1.3 几何清理 | 第27-28页 |
3.1.4 网格划分 | 第28-29页 |
3.1.5 单元质量的检查与修正 | 第29页 |
3.1.6 材料属性的定义 | 第29-30页 |
3.2 汽车燃油箱振动性能分析 | 第30-37页 |
3.2.1 汽车燃油箱振动性能分析概述 | 第30页 |
3.2.2 模态分析基础理论 | 第30-31页 |
3.2.3 模态分析提取方法 | 第31-32页 |
3.2.4 燃油箱的模态分析结果 | 第32-37页 |
3.2.5 燃油箱的振动性能分析总结 | 第37页 |
3.3 汽车燃油箱静压分析 | 第37-44页 |
3.3.1 汽车燃油箱静压强度分析概述 | 第37页 |
3.3.2 静态强度分析理论基础 | 第37-38页 |
3.3.3 静压分析工况概述 | 第38-39页 |
3.3.4 燃油箱静压强度分析结果 | 第39-44页 |
3.3.5 燃油箱静压强度分析小结 | 第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汽车燃油箱结构改进设计与分析 | 第46-61页 |
4.1 汽车燃油箱结构改进方案 | 第46页 |
4.2 改进后燃油箱分析 | 第46-55页 |
4.2.1 改进后的燃油箱振动性能分析结果 | 第46-50页 |
4.2.2 改进后的燃油箱静压分析结果 | 第50-55页 |
4.3 结构改进前后燃油箱分析结果对比 | 第55-56页 |
4.4 结构改进后燃油箱振动耐久性试验 | 第56-58页 |
4.4.1 概述 | 第56-57页 |
4.4.2 试验要求与结果 | 第57-58页 |
4.5 结构改进后燃油箱静压试验 | 第58-60页 |
4.5.1 概述 | 第58页 |
4.5.2 负压试验以及结果 | 第58-59页 |
4.5.3 正压试验以及结果 | 第59-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基于流固耦合的汽车燃油箱跌落强度分析 | 第61-71页 |
5.1 引言 | 第61页 |
5.2 流固耦合基本理论 | 第61-64页 |
5.2.1 流固耦合问题定义 | 第61页 |
5.2.2 流固耦合数值算法概述 | 第61-62页 |
5.2.3 ALE算法基本方程 | 第62-64页 |
5.3 油箱跌落模型建立 | 第64-67页 |
5.3.1 网格模型的建立 | 第64-65页 |
5.3.2 材料属性定义 | 第65-66页 |
5.3.3 接触定义 | 第66页 |
5.3.4 耦合面的建立 | 第66-67页 |
5.3.5 边界条件的施加 | 第67页 |
5.4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7-68页 |
5.5 跌落试验 | 第68-69页 |
5.5.1 概述 | 第68-69页 |
5.5.2 试验要求与结果 | 第6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