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商务区写字楼地下停车场车位分配及定价策略探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0-11页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2.1 本章引论 | 第12页 |
2.2 停车政策分类及影响 | 第12-14页 |
2.2.1 停车政策的分类 | 第12-14页 |
2.2.2 停车政策的目标及影响 | 第14页 |
2.3 道路拥堵费定价问题 | 第14-16页 |
2.3.1 静态空间维度 | 第15页 |
2.3.2 时间维度 | 第15页 |
2.3.3 时空联合维度 | 第15-16页 |
2.4 停车位收费定价方法 | 第16-19页 |
2.4.1 边际成本定价理论 | 第17页 |
2.4.2 经济效益分析理论 | 第17-18页 |
2.4.3 次优定价理论 | 第18-19页 |
2.5 停车位需求估计方法 | 第19-22页 |
2.5.1 价格需求弹性 | 第19-20页 |
2.5.2 离散选择模型 | 第20-2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调查研究 | 第24-33页 |
3.1 本章引论 | 第24页 |
3.2 市场调研 | 第24-27页 |
3.2.1 停车位数量分布 | 第24-25页 |
3.2.2 停车位使用率和出租率 | 第25-26页 |
3.2.3 长租停车位价格分布 | 第26-27页 |
3.3 深入访谈 | 第27页 |
3.4 问卷调查 | 第27-32页 |
3.4.1 问卷设计 | 第27-28页 |
3.4.2 调研方法 | 第28页 |
3.4.3 统计分析 | 第28-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停车位选择模型 | 第33-41页 |
4.1 本章引论 | 第33页 |
4.2 随机效用函数 | 第33-34页 |
4.3 解释变量 | 第34-36页 |
4.4 停车位选择行为模型 | 第36-40页 |
4.4.1 估计模型 | 第36-37页 |
4.4.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地下停车场车位分配及定价模型 | 第41-81页 |
5.1 本章引论 | 第41页 |
5.2 假设 | 第41-42页 |
5.3 变量解释 | 第42页 |
5.4 优化模型 | 第42-44页 |
5.5 理论分析 | 第44-49页 |
5.5.1 模型拆分 | 第44-45页 |
5.5.2 最优性条件 | 第45-47页 |
5.5.3 模型最优解 | 第47-48页 |
5.5.4 流失群体数量估计 | 第48-49页 |
5.6 数值计算 | 第49-77页 |
5.6.1 供需对决策及绩效的影响 | 第50-56页 |
5.6.2 特殊性假设合理性检验 | 第56-63页 |
5.6.3 属性敏感度分析 | 第63-77页 |
5.7 结果与讨论 | 第77-80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6章 地下停车场运营方式及定价模型 | 第81-113页 |
6.1 本章引论 | 第81页 |
6.2 假设 | 第81-82页 |
6.3 变量解释 | 第82页 |
6.4 优化模型 | 第82-84页 |
6.4.1 合作运营方式选择模型 | 第82-84页 |
6.4.2 长租停车位定价模型 | 第84页 |
6.5 理论分析 | 第84-87页 |
6.5.1 收益价格曲线 | 第85页 |
6.5.2 实际定价区间 | 第85-86页 |
6.5.3 模型最优解 | 第86-87页 |
6.6 数值计算 | 第87-108页 |
6.6.1 供需对决策及绩效的影响 | 第87-91页 |
6.6.2 特殊性假设合理性检验 | 第91-97页 |
6.6.3 属性敏感度分析 | 第97-105页 |
6.6.4 模型有效性检验 | 第105-108页 |
6.7 结果与讨论 | 第108-112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7章结论与建议 | 第113-116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113-114页 |
7.2 建议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
附录A 市场调研结果 | 第122-123页 |
附录B 调查问卷 | 第123-125页 |
附录C 数值计算结果 | 第125-13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