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交通调查与规划论文

城市公交首末站布局方法及用地指标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城市公交首末站的功能与类型第11-13页
        1.2.1 公交首末站的功能第11页
        1.2.2 公交首末站的类型第11-13页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3-22页
        1.3.1 设置条件第13-15页
        1.3.2 选址方法第15-18页
        1.3.3 用地指标第18-21页
        1.3.4 总结与启示第21-22页
    1.4 研究内容第22-24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1.4.2 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2章 城市公交首末站布局方法研究第24-30页
    2.1 现有研究方法分析第24-26页
        2.1.1 按客流量设置首末站的方法第24-25页
        2.1.2 按建筑规模配建首末站的方法第25-26页
        2.1.3 方法对比总结第26页
    2.2 基于供需平衡的公交首末站设置条件确定方法第26-29页
        2.2.1 计算公式第26-27页
        2.2.2 服务区域界定第27-28页
        2.2.3 城市分类第28-29页
        2.2.4 交通分区第29页
    2.3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城市公交首末站设置条件研究第30-60页
    3.1 数据清单第30-31页
        3.1.1 居民出行特征数据第30页
        3.1.2 常规公交系统数据第30-31页
    3.2 统计指标第31-32页
        3.2.1 偏度第31页
        3.2.2 峰度第31-32页
        3.2.3 K-S检验第32页
    3.3 参数取值计算第32-57页
        3.3.1 线路单向配车数第32-40页
        3.3.2 首站分担率第40-43页
        3.3.3 每辆标准车运力第43-49页
        3.3.4 人均出行次数第49-52页
        3.3.5 常规公交分担率第52-56页
        3.3.6 平均换乘系数第56-57页
        3.3.7 首末站使用比例第57页
    3.4 公交首末站设置条件第57-59页
    3.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4章 独立占地式首末站用地规模研究第60-72页
    4.1 论计算值第60-64页
        4.1.1 停车坪用地第60-63页
        4.1.2 发车站台用地第63-64页
        4.1.3 办公用地第64页
        4.1.4 绿化用地第64页
        4.1.5 用地规模理论计算值第64页
    4.2 独立占地式首末站案例分析第64-71页
        4.2.1 抚顺案例分析第64-68页
        4.2.2 湖州案例分析第68-70页
        4.2.3 案例总结第70-71页
    4.3 独立占地式首末站用地规模指标推荐值第71页
    4.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5章 建筑配建式首末站用地规模研究第72-80页
    5.1 理论计算值第72-74页
        5.1.1 基本设施尺寸要求第72-73页
        5.1.2 港湾式首末站第73-74页
        5.1.3 通道式首末站第74页
        5.1.4 用地规模理论计算值第74页
    5.2 建筑配建式首末站案例分析——以深圳为例第74-79页
        5.2.1 公交首末站现状分析第75-76页
        5.2.2 公交首末站用地规模分析第76-77页
        5.2.3 典型公交首末站分析第77-78页
        5.2.4 案例总结第78-79页
    5.3 建筑配建式首末站用地规模指标推荐值第79页
    5.4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80-84页
    6.1 研究主要成果第80-81页
    6.2 研究主要创新点第81页
    6.3 前景展望第81-84页
致谢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附录第90-126页
作者简介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药物Nintedanib(BIBF 1120)的合成工艺研究
下一篇:不同层级铁路出行在城市群通道内部的效用函数研究